广西传统园林谢鲁山庄造园技艺探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第9-10页 |
·对于广西传统园林的研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创新和新颖之处 | 第11页 |
·预期结果和成果 | 第11-13页 |
2 广西传统园林概述 | 第13-19页 |
·广西传统园林的历史文化积淀 | 第13-14页 |
·广西传统园林的分类及特色 | 第14-15页 |
·广西传统园林的环境因素 | 第15-16页 |
·先天优势——自然因素 | 第15-16页 |
·后天优势——社会因素 | 第16页 |
·广西传统园林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比较 | 第16-19页 |
3 谢鲁山庄概况 | 第19-21页 |
·谢鲁山庄地理位置 | 第19页 |
·谢鲁山庄自然条件 | 第19页 |
·谢鲁山庄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4 谢鲁山庄造园理法 | 第21-45页 |
·相地选址 | 第21-22页 |
·选址天成 | 第21-22页 |
·巧于因借 | 第22页 |
·精巧布局 | 第22-25页 |
·章法有序 | 第22-24页 |
·独具匠心 | 第24-25页 |
·筑堂构院 | 第25-35页 |
·底层入口 | 第29页 |
·低层迎宾 | 第29-31页 |
·中层待客 | 第31-33页 |
·上层读书 | 第33-35页 |
·开径迂捷 | 第35-37页 |
·掇山理水 | 第37-41页 |
·寸石生情 | 第37-38页 |
·理水疏浚 | 第38-41页 |
·莳花树木 | 第41-45页 |
·四时之景 | 第41-42页 |
·古木参天 | 第42-43页 |
·花木传情 | 第43-45页 |
5 谢鲁山庄文化艺术归纳 | 第45-59页 |
·真山真水,自然天成 | 第45-46页 |
·儒道思想,传统礼制 | 第46-47页 |
·合理借鉴,洋为中用 | 第47页 |
·求真务实,兼收并蓄 | 第47-49页 |
·题景点睛,诗情画意 | 第49-55页 |
·诗情入景 | 第49-54页 |
·画境写意 | 第54-55页 |
·军人职业,防御意识 | 第55页 |
·出世入世,或隐或仕 | 第55-59页 |
6 结论 | 第59-65页 |
·谢鲁山庄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启示 | 第59-60页 |
·对传统园林文化融入城市园林建设的思考 | 第60-61页 |
·对广西园林发展的展望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