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引言 | 第9页 |
| ·东巴文字概况 | 第9-11页 |
| ·解构的定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20页 |
| ·国内外关于东巴文字字体研究发展状况 | 第11-15页 |
| ·国内外关于东巴文字设计研究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 ·国内外关于解构主义研究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 ·国内外关于解构设计研究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解构东巴文字与设计学参考意义 | 第21页 |
| ·创立全新装饰艺术图形提升商业价值 | 第21-22页 |
| ·提升东巴文字新形象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解构东巴文字与民族文化关系 | 第24-37页 |
| ·解构东巴文字所体现的民族文化 | 第24-34页 |
| ·解构东巴文字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第24-26页 |
| ·解构东巴文字与审美情趣的关系 | 第26-29页 |
| ·解构东巴文字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 第29-34页 |
| ·解构东巴文化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 第34-36页 |
| ·解构古文字信息化处理技术对东巴文字研究新领域的开拓 | 第34-35页 |
| ·汉字字体解构设计对东巴文字研究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解构东巴文字与其它文字的比较研究 | 第37-53页 |
| ·解构甲骨文与东巴文字之间的比较研究 | 第37-42页 |
| ·解构线形程序化的比较 | 第38-40页 |
| ·解构非几何规则的方法比较 | 第40-42页 |
| ·解构汉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的比较研究 | 第42-44页 |
| ·解构汉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的书写章法的比较 | 第42-43页 |
| ·解构汉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的字体结构的比较 | 第43-44页 |
| ·解构古埃及文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的比较研究 | 第44-52页 |
| ·解构古埃及文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的线性比较 | 第45-49页 |
| ·解构古埃及文字与东巴文字之间线性运用所构成形式美比较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解构东巴文字的图形装饰意味 | 第53-63页 |
| ·东巴文字图形的含义 | 第53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特征 | 第53-54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装饰意味体现 | 第54-62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装饰意味 | 第54-57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意味 | 第57-59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在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意味 | 第59-61页 |
| ·解构东巴文字图形在手工艺品中的装饰意味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东巴文字字体解构与设计 | 第63-88页 |
| ·东巴文字字体内容解构 | 第63-64页 |
| ·东巴文字字体特征解构 | 第64-70页 |
| ·含义特征解构 | 第64-66页 |
| ·笔画特征解构 | 第66-70页 |
| ·针对纳西族东巴文字特征进行解构设计 | 第70-86页 |
| ·解构设计中运用的原则和特点 | 第71-76页 |
| ·解构在东巴文字图案设计中运用的显现 | 第76-86页 |
| ·解构东巴文字设计中运用的未来趋势 | 第86-87页 |
| ·对东巴文字与图案之间简历新型关系 | 第86-87页 |
| ·对东巴文字解构与图案化之间关系的思考 | 第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及推广 | 第88-100页 |
|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的应用性 | 第88-98页 |
|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 第88-94页 |
|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94-97页 |
|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第97-98页 |
| ·东巴文字解构设计的推广性 | 第98-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0-103页 |
|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00-101页 |
| ·设计的发展展望 | 第101页 |
|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01-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附录A 插图索引 | 第107-117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7-118页 |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助研及实践情况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