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地图制图学(地图学)论文--专门地图编制论文

1:1万到1:5万土地利用植被要素图斑综合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提出背景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第9-11页
第二章 制图综合理论基础第11-23页
   ·制图综合的含义第11页
   ·控制综合的因素第11-12页
   ·制图综合过程第12-20页
     ·建立概念模型第13-15页
     ·结构化分析第15页
     ·判定综合约束第15-16页
     ·制图综合算子的分类体系及实施第16-20页
   ·制图综合的空间抽象规律第20-23页
     ·地图空间竞争的自然法则第20-21页
     ·格式塔规则第21页
     ·层次性规律第21-22页
     ·空间关系等价原则第22页
     ·相似原则第22页
     ·最小-最大原则第22-23页
第三章 面群图斑综合解决策略第23-29页
   ·面群的空间特征与形状描述参数第23页
     ·空间特性第23页
     ·形状描述参数第23页
   ·基于邻近关系的图斑综合策略第23-26页
     ·邻近问题分析第23-25页
     ·基于邻近关系的图斑综合第25-26页
   ·基于规则的图斑综合策略第26-29页
     ·地图用途与类型的关系规则第26页
     ·分布的延续性规则第26页
     ·属性信息的综合规则第26-27页
     ·地图规则第27页
     ·几何规则第27-29页
第四章 植被要素图斑协同式综合系统技术基础第29-35页
   ·图斑的定义第29-30页
   ·图斑的制图综合原则与要求第30页
   ·植被要素综合基本理论第30-31页
   ·系统数学模型及规律第31-33页
     ·选取指标第31-32页
     ·图形化简第32-33页
   ·拓扑关系的一致性第33-35页
     ·空间数据的一致性第33-34页
     ·空间拓扑关系一致性的评价方法第34-35页
第五章 植被要素图斑协同式综合系统实现第35-63页
   ·系统环境第35-39页
     ·ArcGIS平台第35-36页
     ·ArcToolbox第36-39页
   ·系统流程第39-54页
     ·总体设计第39-40页
     ·数据准备第40-41页
     ·设定最小面积阈值第41页
     ·设定缓冲区宽度阈值第41-42页
     ·用buffer分析进行聚合操作第42-46页
     ·用最小-最大原则进行融合操作第46-48页
     ·用格式塔原则进行图斑叠加前取舍第48页
     ·合并叠加图层第48-50页
     ·夸大图形结构第50-51页
     ·重新组织拓扑关系第51-52页
     ·基于规则的人工辅助第52-54页
   ·质量评定第54-63页
     ·地图产品的质量特性及检查第55-56页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第56-58页
     ·地图综合的模糊综合评价第58-60页
     ·实例评价结果第60-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A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cGIS Server的桂林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空间数据的版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