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变后掠翼机构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无人机发展现状简介 | 第9-12页 |
| ·无人机的发展 | 第9-11页 |
| ·无人机的主要类型 | 第11-12页 |
| ·变后掠翼技术概况 | 第12-14页 |
| ·变后掠翼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我国后掠翼结构设计现状 | 第14页 |
|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 ·设计要求 | 第15页 |
| ·无人机便后掠翼设计难点 | 第15-16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机构设计 | 第18-26页 |
| ·机构方案的确定 | 第18-24页 |
| ·机构的选择 | 第18-24页 |
| ·驱动及传动方式选择 | 第24页 |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后掠翼驱动机构的建模与优化 | 第26-38页 |
| ·后掠翼驱动机构的建模 | 第26-31页 |
| ·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SolidWorks 与ADAMS 联合建模 | 第28-31页 |
| ·后掠翼驱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31-37页 |
| ·基于MATLAB 工具箱的最优化设计 | 第31-32页 |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2页 |
| ·参数选择、约束条件、优化方法介绍 | 第32-35页 |
| ·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可变后掠翼机构缩比模型设计 | 第38-50页 |
| ·空气动力学相似性 | 第38页 |
| ·缩比模型总体设计 | 第38-41页 |
| ·机构动力设计 | 第41-43页 |
| ·电机选择 | 第41-42页 |
| ·蜗轮蜗杆传动 | 第42-43页 |
| ·机构杆件设计 | 第43-46页 |
| ·曲柄设计 | 第43-44页 |
| ·连杆设计 | 第44页 |
| ·机翼设计 | 第44-46页 |
| ·连接方式设计 | 第46-48页 |
| ·曲柄、连杆件连接方式 | 第46-47页 |
| ·翼根连接 | 第47-48页 |
| ·测量装置连接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机构仿真与强度分析 | 第50-60页 |
| ·机构仿真分析 | 第50-56页 |
| ·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50-51页 |
| ·机构动力学仿真 | 第51-56页 |
| ·强度校核与分析 | 第56-59页 |
| ·电机校核 | 第56页 |
| ·机构强度校核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缩比模型制作与实验 | 第60-66页 |
| ·缩比模型样机 | 第60-63页 |
| ·机翼制作 | 第60-61页 |
| ·整体模型制作 | 第61-62页 |
| ·缩比模型控制 | 第62-63页 |
| ·机构实验 | 第63页 |
| ·缩比模型实验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与处理 | 第63页 |
| ·风洞实验 | 第63-65页 |
| ·风洞实验简介 | 第63-64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 1 后掠翼缩比模型装配图 | 第70-71页 |
| 附录 2 翼型参数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