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膜生产线控制系统实现及收卷张力控制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收卷张力控制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双向拉伸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第14-17页 |
| ·塑料薄膜双向拉伸原理 | 第14-15页 |
| ·双向拉伸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全线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 | 第17-22页 |
| ·电气传动系统设计 | 第17-18页 |
| ·传动装置选型 | 第17-18页 |
| ·机组工艺控制 | 第18-21页 |
| ·工艺控制过程 | 第18-19页 |
| ·工艺控制程序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44页 |
| ·收卷张力控制原理 | 第22-25页 |
| ·双向拉伸生产线中的张力控制方法 | 第22-24页 |
| ·直接张力控制分析 | 第24-25页 |
| ·传感器在张力测量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结构组成 | 第25页 |
| ·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 ·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 ·交流变频调速过程控制系统分析 | 第27-29页 |
| ·交流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27-28页 |
| ·矢量控制基本思想 | 第28-29页 |
| ·矢量变换理论 | 第29-32页 |
| ·3/2坐标变换 | 第29-30页 |
| ·VR变换 | 第30-31页 |
| ·K/P变换 | 第31页 |
| ·矢量控制原理 | 第31-32页 |
| ·基于交流变频技术的恒张力控制原理 | 第32-33页 |
| ·收卷过程分析 | 第33-35页 |
| ·张力控制动态补偿 | 第35-38页 |
| ·张力动态补偿方法 | 第35-38页 |
| ·动态转矩的补偿标准 | 第38页 |
| ·张力锥度控制 | 第38-40页 |
| ·收卷辊的卷绕特性 | 第38页 |
| ·锥度张力控制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 ·实时卷径测量算法 | 第40-42页 |
| ·根据线速度计算收卷直径 | 第40-41页 |
| ·卷径间接算法的缺点 | 第41页 |
| ·卷径计算克服偏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的张力控制算法研究 | 第44-59页 |
| ·PID控制算法介绍 | 第44-45页 |
|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提出 | 第45-46页 |
| ·模糊控制介绍 | 第46-47页 |
| ·国内外模糊控制的概况 | 第46页 |
|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46-47页 |
| ·模糊控制系统与模糊控制器 | 第47-50页 |
| ·模糊化 | 第48页 |
| ·知识库 | 第48页 |
| ·模糊推理 | 第48-49页 |
| ·精确化计算 | 第49-50页 |
| ·张力基本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0-53页 |
| ·输入量模糊化 | 第50-51页 |
| ·模糊推理规则的建立 | 第51-52页 |
| ·建立模糊控制查询表 | 第52-53页 |
| ·张力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 第53-57页 |
| ·参数自整定思想 | 第53-54页 |
| ·模糊自整定PID张力控制器结构 | 第54页 |
| ·建立模糊推理规则 | 第54-57页 |
| ·系统仿真 | 第57-58页 |
| ·仿真工具 | 第57页 |
| ·基本模糊控制器的仿真模型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