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矫直机工艺规程分析及参数化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中厚板矫直机理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矫直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 ·矫直机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矫直机理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 ·矫直方案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 ·大变形矫直方案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小变形矫直方案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 ·综合变形矫直方案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 ·基本参数的定义 | 第15-17页 |
| ·应变、曲率、曲率比之间的关系 | 第15-16页 |
| ·弯曲塑性百分比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3 结构参数分析和计算 | 第18-34页 |
| ·辊系结构方式比较与分析 | 第18-19页 |
| ·辊数的确定原则 | 第19-23页 |
| ·辊距、辊径的确定 | 第23-26页 |
| ·按接触条件确定最小辊距 | 第23页 |
| ·按扭转强度确定最小辊距 | 第23-24页 |
| ·按咬入条件确定最大辊距 | 第24-25页 |
| ·按可矫直条件确定最大辊距 | 第25-26页 |
| ·辊颈直径的确定 | 第26-28页 |
| ·辊身长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 ·支撑辊排列结构方式与尺寸的确定 | 第29-32页 |
| ·支撑辊的作用 | 第29-30页 |
| ·支撑辊的排列结构方式比较 | 第30-31页 |
| ·支撑辊的尺寸和数量 | 第31-32页 |
| ·弯辊缸尺寸和数量确定的原则 | 第32-33页 |
| ·夹送辊尺寸确定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基于曲率积分的矫直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34-47页 |
| ·矫直参数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34-38页 |
| ·实验法 | 第34-35页 |
| ·基于梁弯曲的理论方法 | 第35-36页 |
| ·有限元法 | 第36-37页 |
| ·曲率积分法 | 第37-38页 |
| ·曲率积分法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 ·国内外曲率积分法数学模型求解方法探讨 | 第40-42页 |
| ·国外文献解析思想 | 第40-41页 |
| ·国内研究者解析思想 | 第41页 |
| ·国内外曲率积分解法的缺点 | 第41-42页 |
| ·本课题对曲率积分法数学模型求解的一种新方法 | 第42-46页 |
| ·曲率积分的解析流程 | 第42-46页 |
| ·方程组的特殊性及其求解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矫直参数的计算与优化 | 第47-69页 |
| ·工艺参数的计算 | 第47-54页 |
| ·出口平直度评价 | 第47-50页 |
| ·沿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 | 第50-51页 |
| ·沿宽度方向上的纵向残余应力 | 第51-54页 |
| ·力能参数的计算 | 第54-57页 |
| ·矫直力的计算 | 第54-56页 |
| ·功率的计算 | 第56-57页 |
| ·设备能力的评价 | 第57-59页 |
| ·生产能力评价 | 第57-58页 |
| ·恒功率工作制度 | 第58-59页 |
| ·矫直工艺参数优化 | 第59-68页 |
| ·设计变量 | 第59页 |
| ·约束条件 | 第59-60页 |
| ·目标函数 | 第60页 |
| ·优化方法的选取及计算结果 | 第60-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