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责任保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10-11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责任保险 | 第11-12页 |
·建立水污染责任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建立水污染责任保险机制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水污染责任保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解决水污染问题采用的环境政策工具 | 第21-2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创新 | 第23-24页 |
第2章 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 | 第24-36页 |
·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 第24-25页 |
·承载力涵义 | 第24-25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 第25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控制 | 第25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研究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水资源价值内涵 | 第26-27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界定 | 第27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国外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分类计算法 | 第28页 |
·计量经济学法 | 第28-29页 |
·费用恢复法 | 第29页 |
·水污染损失的构成 | 第29-35页 |
·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及计算 | 第31-32页 |
·工业经济损失及计算 | 第32-33页 |
·农业经济损失及计算 | 第33页 |
·市政工业经济损失及计算 | 第33-34页 |
·旅游业经济损失及计算 | 第34页 |
·环境系统损失及计算 | 第34-35页 |
·突发性水污染经济损失的研究 | 第35-36页 |
第3章 水污染责任保险费计算 | 第36-51页 |
·保险费率厘定的原则 | 第36-37页 |
·风险等级的划分 | 第37-39页 |
·纯保费的计算 | 第39-44页 |
·对索赔次数分布的研究 | 第39-41页 |
·对索赔额分布的研究 | 第41-44页 |
·费用附加 | 第44-46页 |
·费用附加收取原则 | 第44-45页 |
·线性费用附加 | 第45-46页 |
·对我国目前费率厘定合理性的讨论 | 第46-47页 |
·再保险 | 第47-51页 |
·自留额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我国再保险自留额规则合理性的讨论 | 第50-51页 |
第4章 水污染责任保险的奖惩系统 | 第51-58页 |
·奖惩系统内涵 | 第51页 |
·奖惩系统设计 | 第51-53页 |
·稳态概率分布 | 第51-52页 |
·平均奖惩系数 | 第52-53页 |
·两种类型奖惩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53-58页 |
第5章 水污染责任保险的博弈分析 | 第58-64页 |
·水污染责任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58页 |
·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58-60页 |
·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60-61页 |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61-62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62-64页 |
第6章 我国水污染责任保险机制的建立 | 第64-70页 |
·水污染责任保险机制建立的可行性 | 第64-65页 |
·法律制度保障 | 第64页 |
·水污染侵权责任的可保性 | 第64-65页 |
·市场经济的需求 | 第65页 |
·强制保险的形式 | 第65-66页 |
·水污染责任保险的运作模式 | 第66-70页 |
·保险产品设计 | 第66-68页 |
·保险费率厘定 | 第68-69页 |
·水污染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第69-70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