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包公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5页
绪论第15-25页
 一、研究意义第15-17页
 二、文献综述第17-22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2-25页
第一章 包公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第25-74页
 第一节 论隋唐的贬贪文化第25-39页
 第二节 宋朝清官文化的兴起第39-53页
 第三节 包拯与包公文学的产生第53-74页
第二章 宋朝包公文学研究第74-93页
 第一节 宋朝包公文学的产生第74-83页
 第二节 从文言小说到话本第83-93页
第三章 元朝包公文学第93-149页
 第一节 元代包公文学的兴盛发展第93-108页
 第二节 关汉卿与元杂剧中的包公戏第108-118页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包公戏的成就第118-149页
  一、合同文字:从宋话本到元杂剧第118-127页
  二、元包公戏的冠冕:《陈州粜米》第127-138页
  三、元杂剧包公戏的比较观照——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案情剧”比较研究第138-149页
第四章 明朝包公文学研究第149-185页
 第一节 明朝的包公文学概述第149-161页
 第二节 展现罪人恣意妄为欲望:明代包公小说的叙述意图第161-174页
 第三节 拙劣的改编成功的采录第174-185页
第五章 清朝包公文学研究第185-218页
 第一节 清朝包公文学概述第185-189页
 第二节 侠义精神在《三侠五义》中的修正第189-204页
 第三节 花部中的包公戏第204-218页
第六章 包公文本演变鸟瞰第218-237页
 第一节 包公形象的演变第218-223页
 第二节 情节设置的丰富与发展第223-230页
 第三节 伦理主旨的表述第230-237页
第七章 包公文学的意蕴第237-270页
 第一节 包公文学的批判精神第237-247页
 第二节 包公形象的文化内涵第247-258页
 第三节 包公文学中的大团圆第258-270页
附录:《龙图公案》与《百家公案》的渊源第270-288页
参考文献第288-306页
致谢第306-308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308页

论文共3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下一篇:明清科举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