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保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7页
绪论第7-10页
 一、选题背景第7页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7-9页
 三、研究范围限定第9页
 四、研究方法第9-10页
1 现实的困惑第10-15页
   ·案例再现第10-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2 人格权的发展及人格标识财产化趋势第15-22页
   ·人格和人格权第15-16页
   ·人格权发展历史第16-18页
   ·传统人格权的特征第18-20页
   ·人格标识财产化趋势第20-22页
3 人格标识财产权概述第22-28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与人格权的区别第22-23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客体第23-24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主体第24-25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内容第25-26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性质第26-28页
4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正当性第28-36页
   ·洛克劳动理论第28-29页
   ·康德人格理论第29-30页
   ·黑格尔人格理论第30-32页
   ·激励理论第32-33页
   ·功利主义理论第33-34页
   ·其他理论第34-36页
5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保护模式第36-44页
   ·公开权模式第36-37页
   ·冒充之诉模式第37-39页
   ·人格权模式第39-42页
   ·商品化权模式第42-44页
6 人格标识财产权的保护现状及立法建议第44-54页
   ·我国人格标识财产权的保护现状第44-48页
   ·人格标识财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第48-54页
结语第54-55页
注释第55-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事故中好意同乘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下一篇:商标显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