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规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创新点摘要第7-8页
目录第8-9页
前言第9-14页
 一、目的及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一章 区域石油地质特征第14-34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14-17页
     ·断陷阶段第16页
     ·坳陷阶段第16页
     ·构造反转阶段第16-17页
   ·断裂特征第17-26页
     ·断裂发育特征第17-19页
     ·断裂分布特征第19-26页
     ·"T2"断层系的构成及其特征第26页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第26-34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26-30页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第30-34页
第二章 油源分析及源岩供烃特征第34-46页
   ·油源分析第34-35页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油具有相同的油源第34-35页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第35页
   ·源岩供烃特征第35-43页
     ·源岩的发育和分布特征第36-42页
     ·源岩生排烃强度及评价第42-43页
   ·油成藏时期第43-46页
第三章 油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第46-53页
   ·油运移机制第46-52页
     ·油"倒灌"运移机制第46-52页
     ·油侧向运移机制第52页
   ·油成藏模式第52-53页
第四章 油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第53-69页
   ·青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油向下"倒灌"运移作用控制着扶杨油层油分布第53-55页
   ·断裂控制着扶杨油层油聚集的部位第55-67页
   ·不同类型圈闭对断裂密集带内外油聚集起着不同作用第67-69页
第五章 有利目标选取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详细摘要第77-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海—小合隆地区气藏描述
下一篇:齐家—古龙地区向斜成藏机制研究--以他拉哈向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