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RFID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RFID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页 |
·RFID系统抵御攻击的优劣势 | 第10-11页 |
·RFID安全隐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密码学基础 | 第14-21页 |
·近代密码学(计算机阶段)概述 | 第14页 |
·对称密码体制 | 第14-15页 |
·非对称密码体制 | 第15页 |
·流密码原理 | 第15-16页 |
·HASH函数 | 第16-20页 |
·HASH函数概念 | 第16-17页 |
·SHA-1散列算法 | 第17-19页 |
·HASH函数的应用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双索引-双边认证(DI-MA)协议 | 第21-26页 |
·目前基于HASH函数的RFID安全协议 | 第21-22页 |
·双索引-双边认证(DI-MA)协议 | 第22-23页 |
·DI-MA协议防攻击分析 | 第23-24页 |
·DI-MA协议功能特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应用于RFID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研究与分析 | 第26-37页 |
·RFID伪随机数发生器设计要求 | 第26页 |
·伪随机序列定义与评判标准 | 第26-27页 |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 | 第27-29页 |
·钟控序列发生器 | 第29-30页 |
·并行输出m位的LFRS构造方法 | 第30-32页 |
·伪随机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 第32-34页 |
·输出数据统计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应用于RFID的流密码发生器的研究与分析 | 第37-45页 |
·应用于RFID的流密码发生器设计要求 | 第37页 |
·非线性组合函数及其密码学特性要求 | 第37-38页 |
·非线性组合序列的相关概念、定理与分析 | 第38-41页 |
·带记忆的非线性组合函数的研究 | 第41-42页 |
·流密码发生器的构造与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超高频RFID安全体系的实现 | 第45-56页 |
·硬件环境介绍 | 第45页 |
·系统结构与软件设计 | 第45-47页 |
·HASH模块的组成结构 | 第47-51页 |
·流密码发生器的组成结构 | 第51-52页 |
·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系统实物图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