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企业成长的含义及其表现因素 | 第13-14页 |
·企业成长的含义 | 第13-14页 |
·企业成长的表现因素 | 第14页 |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现状分析 | 第19-27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软件业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软件业的基本性质 | 第20-21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定义 | 第21-22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成长阶段划分 | 第22-23页 |
·我国中小软件企业成长中的问题 | 第23-24页 |
·国外中小软件企业的发展与启示 | 第24-26页 |
·美国、印度、日本软件企业的发展 | 第25-26页 |
·国外软件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中小软件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与实证研究 | 第27-39页 |
·中小软件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成长环境 | 第27-29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企业资源 | 第29-30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 | 第30-31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企业家能力 | 第31页 |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概念模型的总体构思 | 第31-32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32页 |
·数据收集与方法描述 | 第32-33页 |
·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方法描述 | 第33页 |
·SEM模型检验 | 第33-38页 |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33-36页 |
·SEM模型拟合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中小软件企业成长模式与策略 | 第39-55页 |
·中小软件企业成长的宏观分析 | 第39页 |
·中小软件企业的成长模式 | 第39-44页 |
·基础软件的成长模式 | 第42-43页 |
·应用软件的成长模式 | 第43页 |
·系统集成商的成长模式 | 第43-44页 |
·专业加工的成长模式 | 第44页 |
·基础软件企业的成长策略 | 第44-48页 |
·基础软件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45-46页 |
·基础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46-48页 |
·基础软件企业的发展策略 | 第48页 |
·应用软件企业的成长策略 | 第48-51页 |
·应用软件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48-49页 |
·应用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49-50页 |
·应用软件企业的发展策略 | 第50-51页 |
·系统集成软件企业的成长策略 | 第51-52页 |
·系统集成软件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51-52页 |
·系统集成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52页 |
·系统集成软件企业的发展策略 | 第52页 |
·专业加工软件企业的成长策略 | 第52-55页 |
·专业加工软件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52-53页 |
·专业加工软件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53页 |
·专业加工软件企业的发展策略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案例分析:长城铝业下属信息技术公司的成长模式与策略 | 第55-68页 |
·企业简介 | 第55-56页 |
·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企业SWOT分析 | 第57-63页 |
·企业优势分析 | 第58-61页 |
·企业劣势分析 | 第61-62页 |
·企业机会分析 | 第62-63页 |
·企业威胁分析 | 第63页 |
·企业成长模式与策略 | 第63-68页 |
·企业类型及生长周期 | 第63页 |
·企业的成长模式 | 第63-64页 |
·企业的成长策略 | 第64-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不足之处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