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热负荷对型腔表面层的作用 | 第11-16页 |
| ·热锻模的热负荷的特点 | 第11-12页 |
| ·锻模热负荷引起的热应力 | 第12-13页 |
| ·热锻模疲劳寿命与热应力的关系 | 第13-16页 |
| ·提高热锻模寿命的措施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的提出及意义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热锻模表面层热机械原理 | 第19-26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热力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 ·瞬态温度场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20-21页 |
| ·热锻模表面层热应力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 第21-24页 |
| ·锻靠阶段热应力的理论推导 | 第21-23页 |
| ·整个工作循环中热应力的理论推导 | 第23-24页 |
| ·模具表面层热疲劳特征参数 | 第24页 |
| ·DEFORM软件介绍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热锻模型腔表面层温度梯度分布规律 | 第26-42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算例 | 第26-29页 |
| ·表面危险点的选取及型腔表面层的区域划分 | 第29-31页 |
| ·第一次工作循环时的型腔表面层温度梯度分布 | 第31-37页 |
| ·Ⅰ区第一次工作循环时的温度梯度分布 | 第32-34页 |
| ·Ⅱ、Ⅲ、Ⅳ区第一次工作循环时的温度梯度分布 | 第34-37页 |
| ·连续工作循环时的型腔表面层温度梯度分布 | 第37-41页 |
| ·Ⅰ区连续工作时温度梯度分布 | 第38-40页 |
| ·Ⅱ、Ⅲ、Ⅳ区连续工作时温度梯度分布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热锻模型腔表面层温度梯度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影响温度梯度分布的因素 | 第42-53页 |
| ·温度梯度分布与导热系数的关系 | 第42-45页 |
| ·温度梯度分布与比热容的关系 | 第45-47页 |
| ·温度梯度分布与打击速度的关系 | 第47-49页 |
| ·温度梯度变化与预热温度的关系 | 第49-51页 |
| ·温度梯度分布与摩擦系数的关系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基于温度梯度分层的多层金属热锻模具的理论设计与分析 | 第54-63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多层金属热锻模设计思路 | 第55页 |
| ·基于温度梯度的锻模表面层分层 | 第55-56页 |
| ·表面覆层性能的试验测定 | 第56-58页 |
| ·多层金属热锻模的仿真分析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