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前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 我国古代名家的读书思想与方法为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 第10-11页 |
2. 近现代革命先驱、无产阶级作家的阅读精神与方法熏陶国民 | 第11-12页 |
3. 国内外关于读书活动的研究,为“书香校园”建设与读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 第12-14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的对象 | 第14-15页 |
二、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 | 第15-18页 |
(一) 学生家庭情况及读书现状调查 | 第15-16页 |
(二) 我校学生读书现状调查 | 第16-18页 |
1. 学生藏书情况调查 | 第16页 |
2. 学生阅读内容调查 | 第16-17页 |
3. 学生每天读书时间调查 | 第17页 |
4. 学生购书习惯与读书调查 | 第17-18页 |
三、对学生读书现状的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缺乏阅读氛围 | 第18页 |
(二) 学校图书馆没有丰富的藏书,更新速度慢 | 第18页 |
(三) 阅读方法缺乏指导,名家经典难以读懂,学生阅读出现倦怠情绪 | 第18-19页 |
(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读功利性强的书籍 | 第19页 |
(五) 中学功课繁重,学生忙于应付作业,无暇看书 | 第19页 |
(六) 学校读书氛围不浓厚,读书活动缺乏激励机制 | 第19-20页 |
四、“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实践探索 | 第20-44页 |
(一) 建立“悦读”活动的目标 | 第20-21页 |
1. 制定目标的依据 | 第20页 |
2. 总目标 | 第20页 |
3. 学段目标 | 第20页 |
4. 学段要求 | 第20-21页 |
(二) 实施方略与准则 | 第21-23页 |
1. 坚持一个目标 | 第21页 |
2. 执行两个原则 | 第21页 |
3. 实施三块课程 | 第21页 |
4. 落实四个牵动 | 第21-22页 |
5. 开辟五种途径 | 第22页 |
6. 构建六项机制 | 第22-23页 |
(三) 具体实践 | 第23-44页 |
1. 以书目优选及开发校本阅读课程为本,打开课外阅读的通道 | 第23-29页 |
2. 以班级读书环境建设为切口,营造“书香文化”校园氛围 | 第29-32页 |
3. 以教师“悦读”教学实践引领为突破,提升课外阅读的实效 | 第32-38页 |
4. 以读书为主线,搭建“悦读”活动的平台 | 第38-42页 |
5. 以整合各类资源为依托,营造家校、社区三结合的“悦读”网络 | 第42-44页 |
五、反思 | 第44-51页 |
(一) 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形成良好读书习惯 | 第44-45页 |
(二) 成效 | 第45-46页 |
(三) 校园书香文化实景图展示 | 第46-49页 |
(四) 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