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有机磷类萃取剂与稀土离子的气—液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4-2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1.2 酸性有机磷类萃取剂 | 第15-18页 |
| 1.2.1 镨钕分离的强化方法 | 第15-16页 |
| 1.2.2 酸性磷类萃取剂的萃取行为 | 第16-18页 |
| 1.3 溶剂萃取过程中的界面研究 | 第18-20页 |
| 1.4 气-液界面分子-离子间相互作用 | 第20-26页 |
| 1.4.1 Langmuir单分子膜 | 第20-21页 |
| 1.4.2 金属离子与单分子膜间的作用 | 第21-23页 |
| 1.4.3 单分子膜的表征方法 | 第23-26页 |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1.5.1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萃取剂分子的气-液界面行为 | 第28-46页 |
| 2.1 引言 | 第28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2.2.2 Langmuir膜实验 | 第29页 |
| 2.2.3 界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 | 第29-30页 |
| 2.2.4 布儒斯特角显微镜 | 第30页 |
| 2.3 结果讨论 | 第30-45页 |
| 2.3.1 铺展总量 | 第30-31页 |
| 2.3.2 挥发时间 | 第31-32页 |
| 2.3.3 铺展溶剂极性 | 第32-38页 |
| 2.3.4 亚相酸度 | 第38-4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3章 萃取剂分子与稀土离子的界面相互作用 | 第46-60页 |
| 3.1 引言 | 第46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 3.2.2 Langmuir膜实验和表征方法 | 第47页 |
| 3.3 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 3.3.1 钕离子浓度对π-A曲线的影响 | 第47-48页 |
| 3.3.2 溶液酸度对π-A曲线的影响 | 第48-50页 |
| 3.3.3 铺展溶剂对π-A曲线的影响 | 第50-51页 |
| 3.3.4 界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表征 | 第51-55页 |
| 3.3.5 单分子膜形貌变化 | 第55-5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第4章 镨钕离子与萃取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 | 第60-70页 |
| 4.1 引言 | 第60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60-61页 |
| 4.2.2 Langmuir膜实验和表征方法 | 第61页 |
| 4.2.3 萃取平衡实验 | 第61页 |
| 4.3 结果讨论 | 第61-68页 |
| 4.3.1 负载镨钕有机相红外光谱表征 | 第61-64页 |
| 4.3.2 单分子膜π-A曲线的区别 | 第64-66页 |
| 4.3.3 界面红外光谱表征 | 第66-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4页 |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 5.2 展望 | 第71-74页 |
| 符号说明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 附录A P507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红外光谱图 | 第86-88页 |
| 附录B 不同稀释剂负载镨钕有机相的红外光谱图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2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