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刑法适用疑难问题解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概述第9-11页
第二章 部门法协调视野中的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刑法适用分析第11-16页
    2.1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刑法适用的刑事政策分析第11-12页
    2.2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刑民界限第12-15页
        2.2.1 非法性第13-14页
        2.2.2 公开性第14页
        2.2.3 社会性第14-15页
    2.3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第15-16页
第三章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的犯罪认定第16-26页
    3.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认定第16-19页
    3.2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罪名转化情形认定第19-20页
    3.3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单位犯罪认定和处理第20-23页
        3.3.1 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第20页
        3.3.2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第20-22页
        3.3.3 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第22页
        3.3.4 对涉案下属单位的处理第22-23页
    3.4 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的共犯形态第23-26页
        3.4.1 涉众型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主体第23-24页
        3.4.2 涉众型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责任的认定第24-26页
第四章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的刑罚裁量第26-30页
    4.1 构成累犯的时间节点第26页
    4.2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的自首第26-27页
        4.2.1 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中的自动投案第26-27页
        4.2.2 单位犯罪的自首第27页
    4.3 被害人财产损失认定第27-28页
    4.4 资产追缴范围第28-30页
第五章 结论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童子军户外教育活动特征及其启示
下一篇: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以吉林市昌邑区L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