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区防风固沙功能红线划定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理论与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1 生态安全概念与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生态安全格局概念及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生态保护红线提出及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4 红线划定方法及格局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16-19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6-17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2.3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6页 |
3.1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 | 第19-20页 |
3.1.1 方法选取 | 第19页 |
3.1.2 计算过程 | 第19-20页 |
3.2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 第20-22页 |
3.2.1 方法选取 | 第20-21页 |
3.2.2 计算过程 | 第21-22页 |
3.3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 第22-23页 |
3.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 第23-26页 |
3.4.1 “源”的界定 | 第23页 |
3.4.2 生态阻力面构建与修正 | 第23-24页 |
3.4.3 生态廊道识别 | 第24-25页 |
3.4.4 生态战略节点识别 | 第25-26页 |
4 张家口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第26-32页 |
4.1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 第26-27页 |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第27-28页 |
4.3 禁止开发区和河流湿地调查 | 第28-30页 |
4.4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第30-32页 |
5 张家口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第32-43页 |
5.1 生态源 | 第32-33页 |
5.2 最小累积阻力面 | 第33-38页 |
5.2.1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生态价值阻力面 | 第33-36页 |
5.2.2 阻力面修正 | 第36-38页 |
5.3 生态廊道 | 第38-40页 |
5.4 生态战略节点 | 第40-41页 |
5.5 张家口生态安全格局 | 第41-4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结论 | 第43-44页 |
6.2 创新点 | 第44页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