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30页 |
1.2.1 胶凝材料水化特性 | 第11-18页 |
1.2.2 再生混凝土自生收缩性能 | 第18-24页 |
1.2.3 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 | 第24-28页 |
1.2.4 再生混凝土收缩与水化特性的关系 | 第28-30页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30-3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3.2 主要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试验及模型建立 | 第33-94页 |
2.1 净浆的化学结合水含量试验研究 | 第33-40页 |
2.1.1 试验设计 | 第33-37页 |
2.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2.2 净浆的矿物掺合料反应程度试验研究 | 第40-49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40-43页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2.2.4 再生粉体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的综合影响 | 第48-49页 |
2.3 净浆的Ca(OH)_2含量试验研究 | 第49-64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50-52页 |
2.3.2 Ca(OH)_2含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2.4 基于Ca(OH)_2含量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度预测模型 | 第64-74页 |
2.4.1 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水化度: | 第64-69页 |
2.4.2 水泥-粉煤灰-矿渣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水化度: | 第69-74页 |
2.5 再生混凝土硬化浆体Ca(OH)_2含量试验研究 | 第74-91页 |
2.5.1 试验设计 | 第74-77页 |
2.5.2 再生混凝土Ca(OH)_2含量结果与分析 | 第77-84页 |
2.5.3 再生骨料吸返水效应理论研究 | 第84-87页 |
2.5.4 再生混凝土复合胶凝材料水化度预测模型 | 第87-9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第三章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其随水化度的发展模型 | 第94-129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94-101页 |
3.1.1 原材料 | 第94-98页 |
3.1.2 试验配合比 | 第98-100页 |
3.1.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100-101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1-118页 |
3.2.1 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第101-102页 |
3.2.2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第102-118页 |
3.3 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 第118-127页 |
3.3.1 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 第118-119页 |
3.3.2 基本力学性能随水化度发展模型 | 第119-1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四章 再生骨料混凝土自生收缩试验研究及模型建立 | 第129-167页 |
4.1 试验设计 | 第129-132页 |
4.1.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第129页 |
4.1.2 试验装置 | 第129-130页 |
4.1.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130-132页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2-154页 |
4.2.1 自生收缩起点 | 第133-137页 |
4.2.2 各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自生收缩的影响 | 第137-149页 |
4.2.3 自生收缩与力学性能关系 | 第149-150页 |
4.2.4 自生收缩与水化特性的关系 | 第150-154页 |
4.3 再生骨料混凝土自生收缩随水化度发展机理与模型建立 | 第154-165页 |
4.3.1 自生收缩随水化度发展机理 | 第154-158页 |
4.3.2 基于水化度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自生收缩经验模型 | 第158-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第五章 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研究及模型建立 | 第167-207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167-170页 |
5.1.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第167页 |
5.1.2 试验装置 | 第167-168页 |
5.1.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168-170页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0-185页 |
5.2.1 各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 | 第170-183页 |
5.2.2 自生收缩与干燥收缩性能对比 | 第183-185页 |
5.3 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发展模型 | 第185-198页 |
5.3.1 现有的干燥收缩模型 | 第185-188页 |
5.3.2 试验值与各模型值对比 | 第188-191页 |
5.3.4 适合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模型 | 第191-193页 |
5.3.5 干燥收缩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193-198页 |
5.4 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细观力学机理研究 | 第198-205页 |
5.4.1 将老砂浆当作再生骨料的一部分 | 第201-203页 |
5.4.2 将老砂浆看作浆体的一部分 | 第203-2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205-207页 |
结论 | 第207-210页 |
展望 | 第210-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27页 |
致谢 | 第227-228页 |
附录A: STA试验曲线 | 第228-256页 |
附录B: 现有混凝土自生收缩经验模型 | 第256-259页 |
附录C: 现有混凝土干燥收缩经验模型 | 第259-26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6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