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1.3.1 干旱的分类 | 第15-16页 |
| 1.3.2 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 第16-17页 |
| 1.3.3 干旱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 1.3.4 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2页 |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4.3 论文框架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和方法 | 第22-28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4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 2.1.2 气候特征 | 第22-23页 |
| 2.1.3 植被概况 | 第23页 |
| 2.1.4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4-26页 |
| 2.2.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计算 | 第24-25页 |
|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 | 第25-26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 2.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 第26-27页 |
| 2.3.2 干旱指标计算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1960-2014年中国干旱趋势时空变化研究 | 第28-40页 |
| 3.1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趋势变化 | 第28-32页 |
| 3.1.1 1960-2014年不同尺度SPEI变化 | 第28-30页 |
| 3.1.2 1960-2014年SPEI年际变化 | 第30-31页 |
| 3.1.3 1960-2014年不同季节SPEI年际变化 | 第31-32页 |
| 3.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趋势变化 | 第32-35页 |
| 3.2.1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趋势年际变化 | 第32页 |
| 3.2.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干旱趋势年际变化 | 第32-35页 |
| 3.3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趋势空间变化 | 第35-39页 |
| 3.3.1 1960 -2014年干旱趋势空间分布 | 第35-36页 |
| 3.3.2 1960 -2014年不同季节干旱趋势空间分布 | 第36-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1960-2014年中国干旱面积变化研究 | 第40-52页 |
| 4.1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面积变化 | 第40-44页 |
| 4.1.1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面积年际变化 | 第40页 |
| 4.1.2 1960 -2014年全国不同季节干旱面积变化 | 第40-42页 |
| 4.1.3 1960 -2014年不同季节不同程度干旱面积变化 | 第42-44页 |
| 4.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面积变化 | 第44-49页 |
| 4.2.1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面积年际变化 | 第44-46页 |
| 4.2.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干旱面积年际变化 | 第46-49页 |
| 4.3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持续时间空间变化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1960-2014年中国干旱频率时空变化研究 | 第52-62页 |
| 5.1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2-54页 |
| 5.1.1 1960 -2014年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2页 |
| 5.1.2 1960 -2014年不同季节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2-54页 |
| 5.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4-58页 |
| 5.2.1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4页 |
| 5.2.2 1960 -2014年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干旱累计频率变化 | 第54-58页 |
| 5.3 1960 -2014年全国干旱累计频率空间变化 | 第58-6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干旱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 第62-70页 |
| 6.1 不同季节干旱对植被的影响 | 第62-64页 |
| 6.2 不同尺度SPEI对NDVI的影响 | 第64-67页 |
| 6.3 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响应 | 第67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7.1 结论 | 第70-71页 |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个人简况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