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6页 |
1.2.2 交通环境大气颗粒物的形貌和成分特点 | 第16-18页 |
1.2.3 交通源重金属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通过全样分析研究不同交通环境大气PM_(2.5)的成分变化 | 第21-5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材料 | 第21页 |
2.2.2 样品的采集 | 第21-24页 |
2.2.3 样品的测定 | 第24-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8页 |
2.3.1 交通环境不同水平距离大气PM_(2.5)的浓度和成分分析 | 第30-39页 |
2.3.2 交通环境不同垂直高度大气PM_(2.5)的浓度和成分分析 | 第39-48页 |
2.4 小结 | 第48-51页 |
第三章 通过单颗粒分析研究不同交通环境大气PM_(2.5)成分变化 | 第51-63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3.2.1 样品的采集 | 第51-52页 |
3.2.2 样品的测定与分析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3.3.1 交通环境不同水平距离大气PM_(2.5)的单颗粒分析 | 第53-56页 |
3.3.2 交通环境不同垂直高度大气PM_(2.5)的单颗粒分析 | 第56-62页 |
3.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交通环境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63-69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第63-64页 |
4.2.1 暴露途径的选择 | 第63页 |
4.2.2 暴露剂量的计算 | 第63-64页 |
4.2.3 健康风险的计算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4.3.1 交通环境不同水平距离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64-66页 |
4.3.2 交通环境不同垂直高度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66-67页 |
4.3.3 交通环境大气 PM_(2.5)重金属与健康损害效应的关系分析 | 第67-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1.1 交通环境大气PM_(2.5)成分变化特点 | 第69页 |
5.1.2 交通环境车流量与大气PM_(2.5)浓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5.1.3 不同交通环境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 | 第70页 |
5.2 创新点和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