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心理的实案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17页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5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2.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1.2.2.2 个案分析法 | 第16页 |
1.3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2.1 对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有关职务犯罪心理的研究 | 第18-22页 |
2.2.1 对职务犯罪心理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2 有关职务犯罪心理表现形式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2.1 侥幸心理 | 第19-20页 |
2.2.2.2 不平衡心理和补偿心理 | 第20页 |
2.2.2.3 贪婪心理 | 第20-21页 |
2.2.3 有关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转化的探讨 | 第21-22页 |
2.3 有关职务犯罪预防的探讨 | 第22-25页 |
3 职务犯罪人员与行为 | 第25-33页 |
3.1 职务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1.1 年龄分布 | 第25-26页 |
3.1.2 学历水平 | 第26-27页 |
3.1.3 职务级别 | 第27页 |
3.1.4 犯罪时程 | 第27-28页 |
3.2 职务犯罪行为规律和特点 | 第28-33页 |
3.2.1 职务犯罪行为的特性 | 第28-30页 |
3.2.1.1 具有恶化的趋势 | 第28-29页 |
3.2.1.2 行为隐蔽 | 第29页 |
3.2.1.3 动机同一 | 第29页 |
3.2.1.4 行为频数大 | 第29-30页 |
3.2.2 职务犯罪中的避罪行为 | 第30-31页 |
3.2.2.1 事先具有反侦查的预备 | 第30-31页 |
3.2.2.2 事后隐匿、销毁证据 | 第31页 |
3.2.2.3 案情暴露后出逃 | 第31页 |
3.2.3 与职务犯罪相关的违法违纪行为 | 第31-33页 |
3.2.3.1 赌博行为 | 第31-32页 |
3.2.3.2 经商行为 | 第32页 |
3.2.3.3 情色行为 | 第32页 |
3.2.3.4 收红包行为 | 第32-33页 |
4 职务犯罪心理探析 | 第33-52页 |
4.1 职务犯罪心理活动特点分析 | 第33-37页 |
4.1.1 职务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 第33-35页 |
4.1.2 职务犯罪中的风险估算 | 第35-36页 |
4.1.3 职务犯罪中的道德脱离现象 | 第36-37页 |
4.2 职务犯罪心理状态分析 | 第37-42页 |
4.2.1 职务犯罪人员心理状态的特性 | 第37-38页 |
4.2.1.1 易随情境而改变 | 第37-38页 |
4.2.1.2 同种心态可反复出现 | 第38页 |
4.2.2 典型的职务犯罪心理状态分析 | 第38-42页 |
4.2.2.1 矛盾感 | 第38-39页 |
4.2.2.2 焦虑 | 第39-40页 |
4.2.2.3 无畏感 | 第40-41页 |
4.2.2.4 自卑感 | 第41页 |
4.2.2.5 愤怒 | 第41-42页 |
4.3 职务犯罪心理原因分析 | 第42-52页 |
4.3.1 错误认知 | 第42-50页 |
4.3.1.1 对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 | 第42-43页 |
4.3.1.2 自信能控制好违法违纪行为的限度 | 第43-44页 |
4.3.1.3 因道德脱离而罪责感弱化 | 第44-46页 |
4.3.1.4 错误观念 | 第46-47页 |
4.3.1.5 对犯罪行为风险的错误认识 | 第47-50页 |
4.3.2 情绪情感 | 第50-52页 |
4.3.2.1 由职业困境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 第50页 |
4.3.2.2 工作中的愤怒情绪 | 第50-51页 |
4.3.2.3 个人的自卑感 | 第51-52页 |
5 职务犯罪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模式 | 第52-55页 |
5.1 职务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 | 第52-54页 |
5.1.1 目的选择模式 | 第53页 |
5.1.2 情境应对模式 | 第53-54页 |
5.2 职务犯罪动机的发展模式 | 第54-55页 |
6 对于职务犯罪预防的建议 | 第55-60页 |
6.1 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 | 第55-56页 |
6.2 加大查处力度 | 第56页 |
6.3 加强媒体和社会监督,增加案件曝光率 | 第56页 |
6.4 惩罚激励并重,优化管理措施 | 第56-57页 |
6.5 关注个人情况,开展教育训练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A 目录本研究收集的职务犯罪实案目录 | 第64-6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