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制度的新三板股票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页 |
| 1.4 本文的预期创新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2.1 流动性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2.1.1 国外对流动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 2.1.2 国内对流动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 2.2 分层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2.2.1 对国内新三板的分层研究 | 第16-17页 |
| 2.2.2 对国外分层制度的研究及新三板的借鉴 | 第17-18页 |
| 第3章 新三板发展与分层制度 | 第18-26页 |
| 3.1 新三板发展历程梳理 | 第18-20页 |
| 3.1.1 老三板向新三板转化阶段 | 第18页 |
| 3.1.2 新三板扩容至全国、全行业阶段 | 第18-19页 |
| 3.1.3 新三板深化内部改革阶段 | 第19-20页 |
| 3.2 新三板发展的描述性统计 | 第20-22页 |
| 3.3 分层制度及其演变 | 第22-24页 |
| 3.3.1 首次提出的分层标准 | 第22-23页 |
| 3.3.2 分层制度的首次改革 | 第23-24页 |
| 3.4 历次分层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第24-26页 |
| 第4章 其他市场的分层制度及对中国市场的借鉴意义 | 第26-29页 |
| 4.1 美国纳斯达克分层制度 | 第26-27页 |
| 4.2 日本JASDAQ分层制度 | 第27页 |
| 4.3 台湾场外市场分层制度 | 第27-28页 |
| 4.4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5章 分层对新三板个股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9-39页 |
| 5.1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分析 | 第29页 |
| 5.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第29-30页 |
| 5.3 样本选择、来源及处理 | 第30-32页 |
| 5.4 描述性统计 | 第32页 |
| 5.5 相关性检验 | 第32-33页 |
| 5.6 模型回归及结论 | 第33-34页 |
| 5.7 分样本检验 | 第34-37页 |
| 5.8 稳健性检验 | 第37-39页 |
| 5.8.1 总体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第37页 |
| 5.8.2 分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第37-3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2页 |
| 6.1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9-40页 |
| 6.2 对新三板分层的建议 | 第40-41页 |
| 6.2.1 给予创新层更多政策倾斜 | 第40页 |
| 6.2.2 加快市场再分层,集中打造优质板块 | 第40页 |
| 6.2.3 坚持便利升层和严格降层,实现优胜劣汰 | 第40-41页 |
| 6.3 本文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