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7页 |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外和国内关于中期预算的文献研究 | 第10-17页 |
1.国外的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2.国内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3.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4.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5.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6.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二、关于中期预算的基本概况 | 第17-25页 |
(一)中期预算的概念 | 第17-18页 |
1.预算年度的概念 | 第17页 |
2.中期预算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中期预算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周期性预算平衡理论 | 第18-19页 |
2.公共价值理论 | 第19页 |
(三)中期预算专业术语的称谓和流变 | 第19-21页 |
1.中期预算和中期预算框架的关系 | 第19-20页 |
2.厘清中期预算相关术语的必要性和思路 | 第20页 |
3.不同阶段下的中期预算框架 | 第20-21页 |
(四)中期预算的主要特征 | 第21-23页 |
1.具有良好的控制性 | 第22页 |
2.具有良好的参与性 | 第22页 |
3.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 第22页 |
4.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 第22-23页 |
(五)中期预算和年度预算的比较 | 第23-25页 |
1.中期预算和年度预算的区别 | 第23页 |
2.中期预算的进步性 | 第23页 |
3.中期预算和年度预算的关联 | 第23-25页 |
三、中期预算制度应具备的要素和实施 | 第25-32页 |
(一)实施中期预算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6页 |
1.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减少政策的时滞效应 | 第25页 |
2.提高经济政策的透明度,推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 第25页 |
3.增加对预算的约束性,扩大资源的配置范围 | 第25-26页 |
4.增强财政政策的稳定性 | 第26页 |
(二)实施中期预算的必要条件 | 第26-27页 |
1.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26页 |
2.统筹化一且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 第26-27页 |
3.科学准确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统筹规划能力 | 第27页 |
4.严格的财政纪律和完善的法律规定 | 第27页 |
(三)实施中期预算的目标 | 第27-28页 |
(四)落实中期预算应把握好的关键要素和细节 | 第28-30页 |
(五)中期预算的运行流程 | 第30-32页 |
四、国外实施中期预算改革的情况介绍 | 第32-43页 |
(一)国外兴起实施中期预算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 第32-33页 |
(二)国外实施中期预算的整体情况 | 第33-35页 |
(三)国外实施中期预算改革成功的案例 | 第35-40页 |
(四)国外实施中期预算改革失败的案例研究 | 第40-41页 |
(五)国外中期预算改革成功的经验总结 | 第41-43页 |
五、我国中期预算改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一)我国引入中期预算的动因分析 | 第43-44页 |
(二)我国进行中期预算改革的探索进程 | 第44-45页 |
1.我国预算改革的前期探索 | 第44页 |
2.新时代下我国中期预算改革向纵深发展 | 第44-45页 |
(三)我国在中期预算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原因 | 第45-49页 |
1.我国在中期预算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 第45-48页 |
2.中期预算改革滞后的原因 | 第48-49页 |
六、进一步加强我国中期预算的建议 | 第49-52页 |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技术设计 | 第49页 |
(二)强化中期规划和各社会经济规划之间的衔接 | 第49-50页 |
(三)提高中期预算收支的预测性并完善会计制度 | 第50页 |
(四)统一预算分配权 | 第50-51页 |
(五)加强支出项目库的建设 | 第51页 |
(六)完善中期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