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钚的赋存形态及去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8页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土壤中钚的去污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3 土壤中钚的化学淋洗去污研究状况 | 第20-25页 |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25-26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2章 土壤样品微波消解及钚质谱分析方法建立 | 第28-41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页 |
2.2 土壤样品制备与消解方法 | 第28-30页 |
2.3 钚的分离纯化 | 第30页 |
2.4 质谱测量 | 第30-31页 |
2.5 定量方法 | 第31-32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污染土壤中钚的赋存形态分析研究 | 第41-59页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41页 |
3.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1-44页 |
3.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 第44-49页 |
3.4 污染土壤中钚的含量与分布 | 第49-52页 |
3.5 土壤中钚的结合形态 | 第52-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污染土壤中钚的化学淋洗试剂筛选 | 第59-72页 |
4.1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4.2 污染土壤的振荡淋洗方法 | 第59-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4.4 不同试剂淋洗的钚去除效果比较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钚化学淋洗去污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2-9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5.2 氧化剂对钚去污的影响 | 第73-76页 |
5.3 振荡淋洗操作参数对钚去污的影响 | 第76-83页 |
5.4 柱法淋洗的钚去除率 | 第83-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化学淋洗废液处理技术研究 | 第90-118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3页 |
6.2 淋洗废液中钚的絮凝沉淀分离去污 | 第93-98页 |
6.3 耐辐射真菌鉴定结果及培养条件 | 第98页 |
6.4 耐辐射真菌对钚的吸附分离条件研究 | 第98-112页 |
6.5 微生物中钚的解吸回收 | 第112-115页 |
6.6 淋洗废液中钚的微生物回收流程 | 第115-11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8-121页 |
7.1 结论 | 第118-119页 |
7.2 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7.3 建议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