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研发投入对通信制造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影响分析--以华为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6-2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文献综述第17-22页
        1.2.1 研发投入相关研究第17-19页
        1.2.2 业绩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第19-21页
        1.2.3 研发投入对业绩评价体系的内在联系第21-22页
        1.2.4 研究现状评述第22页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22-25页
        1.3.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2 研究思路第23-25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5页
    1.5 本文的局限性第25-26页
2 理论基础第26-29页
    2.1 研发投入相关理论第26-27页
        2.1.1 研发投入含义第26页
        2.1.2 研发策略理论第26页
        2.1.3 企业基因理论第26-27页
        2.1.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7页
    2.2 业绩评价相关理论第27-28页
        2.2.1 经济增加值理论第27-28页
        2.2.2 平衡计分卡理论第28页
    2.3 创新理论第28-29页
3 通信制造业行业发展概况介绍第29-33页
    3.1 行业概况第29-30页
    3.2 行业研发投入概况第30-31页
    3.3 行业业绩评价概况第31-32页
    3.4 行业业绩评价体系概况第32-33页
4 案例介绍第33-50页
    4.1 华为公司基本概况和研发投入情况介绍第33-39页
        4.1.1 华为基本概况介绍第33-34页
        4.1.2 华为研发投入情况第34-39页
    4.2 华为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第39-47页
    4.3 研发投入对华为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第47页
    4.4 华为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5 华为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第50-65页
    5.1 构建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适用性第50-51页
        5.1.1 构建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第50页
        5.1.2 构建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第50-51页
        5.1.3 构建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适用性第51页
    5.2 业绩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的原则第51-52页
        5.2.1 可量化原则第51页
        5.2.2 可操作性原则第51页
        5.2.3 成本效益原则第51-52页
        5.2.4 平衡性原则第52页
    5.3 构建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路第52-53页
        5.3.1 平衡计分卡原理第52页
        5.3.2 经济增加值原理第52页
        5.3.3 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第52-53页
    5.4 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第53-57页
        5.4.1 财务维度第54-55页
        5.4.2 客户维度第55-56页
        5.4.3 内部流程维度第56页
        5.4.4 学习与成长维度第56-57页
        5.4.5 研发与创新维度第57页
    5.5 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第57-63页
        5.5.1 业绩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第57-62页
        5.5.2 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第62-63页
    5.6 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对华为的影响第63-65页
        5.6.1 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的特点第63页
        5.6.2 新旧业绩评价体系的对比第63-64页
        5.6.3 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对行业的影响第64-65页
6 启示与展望第65-67页
    6.1 本文结论第65页
    6.2 未来研究方向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溢多利连续并购绩效研究
下一篇:基于BSC与系统动力学相融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罗莱生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