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1.1 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 | 第12页 |
1.2 木本植物抗寒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12-14页 |
1.2.1 电导率法 | 第12-13页 |
1.2.2 TTC染色法 | 第13页 |
1.2.3 恢复生长法 | 第13-14页 |
1.2.4 组织褐变法 | 第14页 |
1.2.5 差异热分析法 | 第14页 |
1.2.6 综合评价法 | 第14页 |
1.3 木本植物抗寒生理研究 | 第14-16页 |
1.3.1 细胞质膜透性与抗寒性 | 第14-15页 |
1.3.2 可溶性糖与抗寒性 | 第15页 |
1.3.3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 | 第15页 |
1.3.4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 | 第15页 |
1.3.5 酶系统与抗寒性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软枣猕猴桃枝条TTC染色抗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17-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7页 |
2.2.1 TTC染色时间的确定 | 第19页 |
2.2.2 TTC染液浓度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3 抗寒性鉴定 | 第20-21页 |
2.2.4 低温对软枣猕猴桃枝条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5 低温对软枣猕猴桃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2页 |
2.2.6 低温对枝条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7 低温对软枣猕猴桃枝条SOD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2.2.8 低温对猕猴桃枝条POD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9 低温对软枣猕猴桃枝条CAT含量的影响 | 第24页 |
2.2.10 各抗寒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抗寒性评价方法建立 | 第24-27页 |
2.3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 第29-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3.2.1 软枣猕猴桃种质抗寒性鉴定 | 第30页 |
3.2.2 最适低温处理的确定 | 第30-33页 |
3.2.3 抗寒性综合评价 | 第33-35页 |
3.2.4 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3.2.5 抗寒性分区研究 | 第36页 |
3.3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软枣猕猴桃枝条越冬抗寒性比较及其生理差异分析 | 第38-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4.2.1 软枣猕猴桃品种枝条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4.2.2 软枣猕猴桃品种枝条越冬过程中水分状态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4.2.3 软枣猕猴桃品种枝条越冬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 第41-42页 |
4.2.4 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4.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