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受限出口边界下隧道火灾火行为和烟气输运规律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34页
    1.1 引言第16-20页
        1.1.1 隧道火灾的特点和危害第16-19页
        1.1.2 隧道火灾的控制第19-20页
    1.2 研究现状第20-28页
        1.2.1 隧道火灾的主要研究领域第20-26页
        1.2.2 受限出口边界隧道火灾研究第26-28页
    1.3 研究内容第28-30页
    1.4 章节安排第30-32页
    本章符号第32页
    希腊字符第32-34页
第2章 隧道火灾相似性理论和池火燃烧的尺寸效应第34-58页
    2.1 隧道火灾相似性理论第34-40页
        2.1.1 相似概念第35-36页
        2.1.2 相似技术第36-37页
        2.1.3 弗鲁德尺寸准则第37-39页
        2.1.4 本文涉及的隧道实验平台第39-40页
    2.2 池火燃烧的尺寸效应第40-54页
        2.2.1 理论分析第41-47页
            2.2.1.1 基本理论第41-42页
            2.2.1.2 简化计算第42-47页
        2.2.2 实验数据收集第47-48页
        2.2.3 结果和讨论第48-54页
            2.2.3.1 开敞环境下不同池火尺寸m"的比较第48-49页
            2.2.3.2 不同风速下m"的尺寸效应第49-51页
            2.2.3.3 隧道环境下不同池火尺寸m"的比较第51-52页
            2.2.3.4 隧道边界辐射的影响第52-54页
    2.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本章符号第55-56页
    角标第56页
    希腊字符第56-58页
第3章 完全封闭条件下隧道火灾火焰形态和最高烟气温升研究第58-76页
    3.1 序言第58-59页
    3.2 实验装置和设计第59-6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1-73页
        3.3.1 火焰倾斜现象第61-62页
        3.3.2 最高烟气温度第62-64页
        3.3.3 最高烟气温升预测的理论分析第64-69页
            3.3.3.1 等效纵向通风速度第64-66页
            3.3.3.2 模型系数的确定第66-69页
        3.3.4 最高烟气温升预测的量纲分析第69-73页
            3.3.4.1 量纲分析第69-70页
            3.3.4.2 模型系数的确定第70-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本章符号第74-75页
    希腊字符第75-76页
第4章 出口封堵状态对大型隧道火灾发展的影响第76-90页
    4.1 序言第76页
    4.2 实验装置和设计第76-80页
        4.2.1 燃烧系统设计第77-78页
        4.2.2 测量系统布置第78-79页
        4.2.3 实验场景第79-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89页
        4.3.1 燃料质量损失速率第80-82页
        4.3.2 火源上方顶棚温度第82-84页
        4.3.3 纵向温度分布第84-85页
        4.3.4 隧道出口CO浓度第85-87页
        4.3.5 隧道出口烟气温度第87-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通风控制隧道火灾出现的临界条件和燃烧规律第90-108页
    5.1 序言第90页
    5.2 实验装置和设计第90-94页
        5.2.1 模型尺寸隧道第91-92页
        5.2.2 中尺寸隧道第92-9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4-105页
        5.3.1 单位面积质量损失速率第94-96页
        5.3.2 火焰特征第96-97页
        5.3.3 燃料/通风当量比第97-98页
        5.3.4 氧气体积分数和光密度第98-100页
        5.3.5 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_2)第100-102页
        5.3.6 燃烧效率第102-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本章符号第106页
    希腊字符第106-108页
第6章 通风控制隧道火灾中火焰自熄的临界条件和影响因素第108-134页
    6.1 序言第108页
    6.2 实验装置和设计第108-115页
        6.2.1 在建隧道模型第109-110页
        6.2.2 燃烧系统设计第110-111页
        6.2.3 通风系统设计第111-112页
        6.2.4 测量系统布置第112-11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5-132页
        6.3.1 锥量预实验第115-116页
        6.3.2 火焰自熄第116-126页
            6.3.2.1 燃料/通风当量比第116-117页
            6.3.2.2 隧道B内燃料类型的影响第117-121页
            6.3.2.3 隧道B内火源位置的影响第121-122页
            6.3.2.4 隧道A内坡度的影响第122-125页
            6.3.2.5 其他影响因素第125-126页
        6.3.3 烟气蔓延和沉降第126-132页
            6.3.3.1 隧道B的端部第126-130页
            6.3.3.2 隧道A的端部第130-132页
    6.4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8页
    7.1 结论第134-13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37页
    7.3 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第150-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计算中基于共享子策略的属性密码体制研究
下一篇:长杆高速侵彻的1D和2D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