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新型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2-15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1.3.1 碳材料第15-19页
            1.3.1.1 一维碳纳米材料第15-16页
            1.3.1.2 二维碳纳米材料第16-18页
            1.1.1.3 多孔碳材料第18-19页
        1.3.2 非碳类材料第19-22页
            1.3.2.1 金属氧化物第19-20页
            1.3.2.2 金属间化合物第20-21页
            1.3.2.3 过渡态金属硫化物第21-22页
        1.3.3 复合材料第22-23页
    1.4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5-26页
        2.1.1 实验试剂第25-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 材料表征第26-27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第26-27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7页
        2.2.4 热重分析仪第27页
    2.3 电化学测试第27-30页
        2.3.1 电池负极片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第28页
        2.3.2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28页
        2.3.3 循环伏安测试第28-29页
        2.3.4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9页
        2.3.5 倍率充放电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MoS_2/Cu_2O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的研究第30-44页
    3.1 引言第30-32页
    3.2 电极材料的制备第32-33页
        3.2.1 MoS_2纳米片的制备第32页
        3.2.2 Cu_2O立方体的制备第32-33页
        3.2.3 MoS_2/Cu_2O复合物的制备第33页
    3.3 材料的表征第33-35页
        3.3.1 XRD图谱测试分析第33-34页
        3.3.2 材料微观形貌分析第34-35页
    3.4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5-41页
        3.4.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36-37页
        3.4.2 恒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37-38页
        3.4.3 倍率充放电测试分析第38-39页
        3.4.4 电化学阻抗测试分析第39-40页
        3.4.5 电化学性能优劣分析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四章 MoS_2/Co_3O_4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的研究第44-57页
    4.1 引言第44-45页
    4.2 电极材料的制备第45-46页
        4.2.1 MoS_2纳米片的制备第45页
        4.2.2 Co_3O_4纳米片的制备第45-46页
        4.2.3 MoS_2/Co_3O_4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第46页
    4.3 材料的表征第46-49页
        4.3.1 XRD图谱测试分析第46-47页
        4.3.2 材料微观形貌分析第47-49页
    4.4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9-55页
        4.4.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50页
        4.4.2 恒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50-52页
        4.4.3 倍率充放电测试分析第52-53页
        4.4.4 电化学阻抗测试分析第53-54页
        4.4.5 电化学性能优劣分析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次铝灰的地质聚合反应对垃圾飞灰稳固化影响研究
下一篇:血浆HGF和s-Met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