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环氧树脂及塑料论文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反应诱导冻结体系的慢动理学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6页
    1.1 环氧树脂简介第13-14页
    1.2 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第14-22页
        1.2.1 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1 反应型多元素协效阻燃剂第15-16页
            1.2.1.2 反应型纳米协效阻燃剂第16-17页
        1.2.2 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1.2.2.1 相分离结构的增韧效果第18-20页
            1.2.2.2 纳米粒子的复合增韧效果第20-22页
    1.3 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第22-34页
        1.3.1 固化反应与动力学第22-24页
        1.3.2 状态转化图(Transformationdiagram)的描述方法第24-26页
        1.3.3 网络的形成和凝胶化转变第26-31页
            1.3.3.1 凝胶化理论第26-28页
            1.3.3.2 凝胶点附近体系的结构和粘弹性第28-30页
            1.3.3.3 固化后期体系的网络性质第30-31页
        1.3.4 玻璃化转变和物理老化第31-33页
        1.3.5 液-固转变过程的Baumgaertel-Schausberger-Winter松弛谱第33-34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36-57页
    2.1 引言第36-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1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37-38页
        2.2.2 合成与制备第38-39页
            2.2.2.1 PDMS-GO的合成第38页
            2.2.2.2 含PDMS-GO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2.2.3 测试与表征第39-41页
            2.2.3.1 PDMS-GO及其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第39-40页
            2.2.3.2 含PDMS-GO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第40页
            2.2.3.3 含PDMS-GO的DOPO阻燃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测试第40-41页
            2.2.3.4 含PDMS-GO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和吸水率第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6页
        2.3.1 PDMS-GO的表征第41-46页
        2.3.2 PDMS-GO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增韧作用第46-50页
        2.3.3 含PDMS-GO的DOPO阻燃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第50-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反应诱导冻结的热固性树脂体系的唯象动力学第57-80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理论背景第57-61页
        3.2.1 唯象反应动力学及速率微分方程第57-58页
        3.2.2 等转化率方法第58-60页
        3.2.3 补偿效应第60-61页
    3.3 实验部分第61-64页
        3.3.1 材料和试剂第61页
        3.3.2 样品的制备与保存第61页
        3.3.3 固化过程的量热学测试方法第61-64页
            3.3.3.1 非等温固化实验第61-62页
            3.3.3.2 等温固化实验第62-63页
            3.3.3.3 未完全固化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第63-6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4-79页
        3.4.1 非等温固化实验结果第64-67页
        3.4.2 等转化率方法和表观活化能的反应程度依赖性第67-68页
        3.4.3 动力学速率微分方程第68-77页
            3.4.3.1 指前因子A(α)和微分反应模型函数f(α)第69-73页
            3.4.3.2 动力学速率微分方程及其在非等温条件下的解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73-74页
            3.4.3.3 等温固化条件下方程的解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74-76页
            3.4.3.4 动力学速率微分方程参数的定性讨论第76-77页
        3.4.4 未完全固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α关系第77-79页
    3.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反应诱导冻结的热固性树脂体系的慢动理学第80-108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理论背景:Multiwave技术第81-82页
    4.3 实验部分第82-84页
        4.3.1 材料和试剂第82-83页
        4.3.2 样品的制备与保存第83页
        4.3.3 流变学测试第83-8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4-106页
        4.4.1 反应程度诱导的慢动理学及其粘弹谱演化第84-96页
            4.4.1.1 临界凝胶化转变第85-89页
            4.4.1.2 反应程度诱导的体系冻结及其动理学慢化第89-90页
            4.4.1.3 实验的时间尺度内所观测到的反应程度诱导的松弛机制的转变第90-93页
            4.4.1.4 固化过程的状态转化图(αTT图和TTT图)第93-96页
        4.4.2 反应诱导冻结体系的慢动理学的温度效应第96-106页
            4.4.2.1 液-固转变过程的两种时间分辨粘弹谱演化类型第98-101页
            4.4.2.2 凝胶化转变和α-松弛的耦合及其诱导的粘弹谱可叠加性的破缺第101-104页
            4.4.2.3 α-松弛与玻璃化转变的分离以及α-松弛的运动单元的讨论第104-106页
    4.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结论第108-110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9页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附件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刺激响应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柱芳烃大环及卟啉超分子光电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