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供给侧视角下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21页
        1.3.1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3 文献述评第20-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1.5.1 技术路线第22-24页
        1.5.2 研究方法第24页
    1.6 创新之处第24-26页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第26-38页
    2.1 供给侧的基本内涵第26-27页
    2.2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第27-28页
        2.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第27-28页
        2.2.2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第28页
    2.3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的概念及特征第28-30页
        2.3.1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第28-29页
        2.3.2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2.4 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架相关方法第30-33页
        2.4.1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第30-32页
        2.4.2 平衡记分卡模型第32-33页
    2.5 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相关方法第33-37页
        2.5.1 可拓学与可拓优度评价第33-35页
        2.5.2 供应链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比较第35-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8-52页
    3.1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38-44页
        3.1.1 基于BSC-SCOR指标构架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39-42页
        3.1.2 基于供给侧改革任务与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2-44页
    3.2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4-45页
    3.3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5-51页
        3.3.1 指标的选取第45-49页
        3.3.2 指标的量化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可拓优度评价模型构建第52-58页
    4.1 评价指标集的符号界定第52页
    4.2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52-54页
        4.2.1 权重系数集的符号界定第52-53页
        4.2.2 指标权重确定第53-54页
    4.3 绩效等级设定第54页
    4.4 可拓优度评价模型构建第54-57页
        4.4.1 物元的定义第54页
        4.4.2 待评价指标物元矩阵构建第54-55页
        4.4.3 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第55页
        4.4.4 可拓距的计算第55-56页
        4.4.5 综合关联度的计算与绩效等级的判定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第58-72页
    5.1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核心企业简介第58-59页
    5.2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系统现状描述与分析第59-60页
        5.2.1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系统构架描述第59页
        5.2.2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运作流程分析第59-60页
    5.3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可拓优度评价第60-69页
        5.3.1 数据的来源及说明第60-61页
        5.3.2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61-65页
        5.3.3 综合关联度的计算与绩效等级的判定第65-67页
        5.3.4 评价结果分析第67-69页
    5.4 A电力设备制造供应链绩效提升策略分析第69-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2-73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第82-83页
附录A第83-84页
附录B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碳配额交易的供应链企业生产与减排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危行业中小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员工生命价值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