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风貌 | 第14页 |
1.1.2 城市景观风貌在城市风貌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 第14页 |
1.1.3 国家对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提出要求 | 第14-15页 |
1.1.4 典型实例的选取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城市景观风貌发展历程 | 第17-23页 |
1.3.1 国外城市景观风貌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1.3.2 国内城市景观风貌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页 |
1.4 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1.4.1 城市景观 | 第23页 |
1.4.2 城市风貌 | 第23-24页 |
1.4.3 城市景观风貌 | 第24-25页 |
1.5 基础理论研究 | 第25-27页 |
1.5.1 风水学理论 | 第25页 |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5-26页 |
1.5.3 城市形态学理论 | 第26-27页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7-29页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城市景观风貌构成要素 | 第31-46页 |
2.1 自然环境要素 | 第31-35页 |
2.1.1 山水要素 | 第31-34页 |
2.1.2 植被、气候要素 | 第34页 |
2.1.3 地形、地势要素 | 第34-35页 |
2.2 人文环境要素 | 第35-38页 |
2.2.1 历史文化遗存 | 第35页 |
2.2.2 传统文化 | 第35-38页 |
2.3 特色风貌要素 | 第38-46页 |
2.3.1 空间形态 | 第38-40页 |
2.3.2 城市建筑风貌 | 第40-42页 |
2.3.3 城市公共空间 | 第42-43页 |
2.3.4 城市色彩 | 第43-44页 |
2.3.5 城市照明与夜景系统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研究内容 | 第46-53页 |
3.1 规划原则 | 第46-47页 |
3.1.1 生态性原则 | 第46页 |
3.1.2 地域文化性原则 | 第46页 |
3.1.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6-47页 |
3.1.4 整体性原则 | 第47页 |
3.2 景观风貌总体定位 | 第47-48页 |
3.3 景观风貌结构 | 第48-49页 |
3.3.1 景观风貌圈 | 第48页 |
3.3.2 景观风貌区、景观风貌带、景观风貌核 | 第48-49页 |
3.3.3 景观风貌符号 | 第49页 |
3.4 景观风貌系统的梳理与构建 | 第49-52页 |
3.4.1 自然山水景观风貌构建 | 第49-50页 |
3.4.2 建筑风貌构建 | 第50页 |
3.4.3 公共空间构建 | 第50-51页 |
3.4.4 城市色彩系统构建 | 第51页 |
3.4.5 照明及夜景系统构建 | 第51-52页 |
3.5 规划分区引导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构想与规划 | 第53-92页 |
4.1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 第53-62页 |
4.1.1 区位分析 | 第53页 |
4.1.2 城市概况 | 第53-55页 |
4.1.3 城市空间格局演进 | 第55-56页 |
4.1.4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调查问卷分析 | 第56-60页 |
4.1.5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4.2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规划总体定位 | 第62-63页 |
4.3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 第63-67页 |
4.3.1 建山望水,生态绿城 | 第63-65页 |
4.3.2 多彩文化,禅源慢城 | 第65页 |
4.3.3 游憩休闲,旅游名城 | 第65-66页 |
4.3.4 城市双修,宜居之城 | 第66-67页 |
4.4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结构 | 第67-79页 |
4.4.1 景观风貌区 | 第68页 |
4.4.2 景观风貌带 | 第68-74页 |
4.4.3 景观风貌核 | 第74页 |
4.4.4 景观风貌符号 | 第74-78页 |
4.4.5 景观风貌结构 | 第78-79页 |
4.5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系统的构建 | 第79-85页 |
4.5.1 自然山水景观风貌构建 | 第79页 |
4.5.2 建筑景观风貌构建 | 第79-81页 |
4.5.3 公共空间构建 | 第81-84页 |
4.5.4 城市色彩系统构建 | 第84页 |
4.5.5 照明及夜景系统构建 | 第84-85页 |
4.6 太湖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分区指引 | 第85-88页 |
4.6.1 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 第86页 |
4.6.2 晋湖生态-现代宜居生活示范风貌区 | 第86-87页 |
4.6.3 现代高新产业示范风貌区 | 第87-88页 |
4.6.4 现代特色产业示范风貌区 | 第88页 |
4.6.5 高铁新区现代风貌区 | 第88页 |
4.7 太湖县城风貌核心区景观风貌规划研究 | 第88-92页 |
4.7.1 晋湖生态核心区 | 第88-89页 |
4.7.2 晋熙老街历史核心区 | 第89-90页 |
4.7.3 文博园文化核心区 | 第90-9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2-94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2页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附录 调研问卷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