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降桂中三江会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第7页 |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7-10页 |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 1.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 2.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 一 三江会馆出现的背景和动力 | 第12-21页 |
| ·三江的沿革和早期的城镇 | 第12-13页 |
| ·三江的移民 | 第13-14页 |
|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对边疆经济的影响 | 第14-15页 |
| ·三江的商业基础 | 第15-18页 |
| ·三江的交通 | 第18-21页 |
| 二 三江会馆的历史认识 | 第21-41页 |
| ·三江丹洲福建会馆 | 第21-27页 |
| ·其他省籍会馆的数量和分布 | 第27-32页 |
| ·三江会馆背后的商业网透析 | 第32-38页 |
| ·会馆的艺术 | 第38-39页 |
| ·会馆的信仰 | 第39-41页 |
| 三 会馆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 第41-55页 |
| ·规范会员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 第41-42页 |
| ·捐资助学,推进文明开化 | 第42-46页 |
| ·铺路架桥,参与基础建设 | 第46-50页 |
| ·热心公益,促进社会和谐 | 第50-55页 |
| 四 结语 | 第55-56页 |
| 五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六 附录 图说三江 | 第59-62页 |
| 七 研究大事记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