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面向方面 | 第8-9页 |
1.2.2 可信软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1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相关基础 | 第13-21页 |
2.1 面向方面研究基础 | 第13-16页 |
2.1.1 面向方面研究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2 自动化测试框架 | 第15-16页 |
2.2 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3 信息熵和模糊排序 | 第18-20页 |
2.4 结构化成本模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 | 第21-30页 |
3.1 概念定义和转换 | 第21-22页 |
3.2 非功能需求分解 | 第22-24页 |
3.3 非功能需求本体知识库 | 第24-30页 |
3.3.1 通用非功能需求本体知识库 | 第24-26页 |
3.3.2 领域非功能需求本体知识库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面向方面的可信软件设计改进 | 第30-42页 |
4.1 方面识别 | 第31-37页 |
4.1.1 非功能需求获取 | 第31-32页 |
4.1.2 FSV软件辅助工具 | 第32-33页 |
4.1.3 策略的成本计算公式 | 第33-36页 |
4.1.4 策略选取 | 第36-37页 |
4.2 关注点实现和方面编织 | 第37-42页 |
4.2.1 核心关注点实现 | 第37-39页 |
4.2.2 横切关注点实现 | 第39页 |
4.2.3 Cucumber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2-60页 |
5.1 方面识别 | 第42-51页 |
5.1.1 非功能需求获取 | 第42-44页 |
5.1.2 成本、可信性提高率以及可信性效益的计算 | 第44-50页 |
5.1.3 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的策略选取 | 第50-51页 |
5.2 关注点实现和方面编织 | 第51-60页 |
5.2.1 关注点实现 | 第52-58页 |
5.2.2 方面编织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6.2 下一步的工作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