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细粒沉积岩岩相发育规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4页
        1.2.1 细粒沉积岩层序地层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细粒沉积岩岩相发育规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细粒沉积岩层序地层研究第14页
        1.3.2 细粒沉积岩岩相特征与发育规律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6-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1页
    2.1 区域构造特征第17-18页
    2.2 区域地层特征第18-19页
    2.3 区域沉积背景第19-21页
第三章 岩相划分与特征研究第21-41页
    3.1 岩相划分第21-30页
        3.1.1 组分特征第21-24页
        3.1.2 沉积构造特征第24-25页
        3.1.3 岩相划分方案第25-30页
    3.2 岩相类型第30-41页
        3.2.1 砂屑-粉砂岩相(Ⅰ)第30-31页
        3.2.2 粉砂岩相(Ⅱ)第31-33页
        3.2.3 砂屑白云岩相(Ⅲ)第33-34页
        3.2.4 粉砂质白云岩相(Ⅳ)第34-35页
        3.2.5 泥晶白云岩相(Ⅴ)第35-37页
        3.2.6 凝灰岩相(Ⅵ)第37-39页
        3.2.7 富藻凝灰岩相(Ⅶ)第39页
        3.2.8 生物灰岩相(Ⅷ)第39-41页
第四章 岩相组合发育规律研究第41-74页
    4.1 低频层序划分与特征第41-57页
        4.1.1 划分原理与方法第41-42页
        4.1.2 地震剖面特征第42-43页
        4.1.3 垂向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第43-47页
        4.1.4 横向层序地层对比及特征第47-57页
    4.2 高频旋回划分与岩相组合特征第57-73页
        4.2.1 界面的识别与划分方法第57-58页
        4.2.2 高频旋回内岩相组合类型第58-66页
        4.2.3 垂向高频旋回划分与岩相组合发育特征第66-69页
        4.2.4 横向高频旋回划分与岩相组合发育特征第69-71页
        4.2.5 高频旋回的控制因素第71-73页
    4.3 高频旋回内岩相发育规律第73-74页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岩相沉积模式第74-78页
    5.1 层序内岩相发育特征第74-76页
        5.1.1 LST时期岩相发育特征第74页
        5.1.2 TST时期岩相发育特征第74-75页
        5.1.3 HST时期岩相发育特征第75-76页
    5.2 岩相沉积模式第76-78页
结论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沉积模式的地震沉积学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西湖凹陷花港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