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2页 |
2.1 自然地理 | 第17-18页 |
2.2 气候特征 | 第18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8-20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20-22页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2-24页 |
3.2 样品处理 | 第24页 |
3.3 样品分析 | 第24-26页 |
第4章 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第26-55页 |
4.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26-27页 |
4.2 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水平分布特征 | 第27-33页 |
4.3 土壤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特征 | 第33-38页 |
4.3.1 绵远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4.3.2 绵远河-石亭江流域之间土壤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4.3.3 石亭江流域土壤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4.3.4 不同流域土壤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4.4 2003-2015年表层土壤元素分布变化 | 第38-52页 |
4.5 研究区与其他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 | 第52-53页 |
4.6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土壤质量评价 | 第55-73页 |
5.1 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第55-67页 |
5.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67-70页 |
5.3 土壤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 第70-72页 |
5.4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