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 | 第11-13页 |
1.2.2 CCPP机组建模与电网稳定性 | 第13-16页 |
1.2.3 进气蒸发冷却技术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燃气轮机负荷响应模型 | 第18-30页 |
2.1 燃气轮机循环 | 第18-20页 |
2.1.1 燃气轮机循环工作过程 | 第18-19页 |
2.1.2 燃气轮机循环的能量分析 | 第19-20页 |
2.2 燃气轮机调频机理 | 第20-22页 |
2.2.1 电力系统静态特性 | 第20-21页 |
2.2.2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 | 第21-22页 |
2.3 燃气轮机模块化建模 | 第22-29页 |
2.3.1 功率计算 | 第22-24页 |
2.3.2 透平排气温度计算 | 第24-26页 |
2.3.3 燃料量控制 | 第26-27页 |
2.3.4 空气量控制 | 第27页 |
2.3.5 功频控制 | 第27-28页 |
2.3.6 机组模型与工况数据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燃气轮机负荷响应特性 | 第30-38页 |
3.1 不同工况下模型的参数计算 | 第30-32页 |
3.2 燃气轮机不同初始负荷下的一次调频能力 | 第32-36页 |
3.3 进气蒸发冷却对燃气轮机负荷响应特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CCPP机组负荷响应特性 | 第38-49页 |
4.1 CCPP机组负荷响应模型 | 第38-41页 |
4.2 CCPP机组运行及一次调频规律 | 第41-42页 |
4.3 转动惯量对CCPP机组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2-48页 |
4.3.1 不同轴系布置方式的CCPP机组对负荷扰动的响应特性 | 第42-46页 |
4.3.2 转动惯量对机组一次调频的影响分析计算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CCPP机组进气蒸发冷却性能与适用性评估 | 第49-69页 |
5.1 进气蒸发冷却系统适用性评估方法 | 第49页 |
5.1.1 临界RH评估方法 | 第49页 |
5.1.2 分段逐时积分的PBT评估方法 | 第49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49-51页 |
5.2.1 采用进气蒸发冷却系统的CCPP机组热力系统 | 第49-51页 |
5.2.2 研究地区地理环境 | 第51页 |
5.3 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51-54页 |
5.3.1 进气蒸发冷却系统 | 第51-53页 |
5.3.2 CCPP机组的性能 | 第53-54页 |
5.4 经济学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54-55页 |
5.4.1 发电量提升 | 第54-55页 |
5.4.2 额外燃料消耗 | 第55页 |
5.4.3 初始投资 | 第55页 |
5.5 临界RH | 第55-56页 |
5.6 基于分段逐时积分的PBT | 第56-58页 |
5.7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8-68页 |
5.7.1 环境条件对蒸发冷却效果和机组出力的影响 | 第58-61页 |
5.7.2 临界RH方法评估与敏感性分析 | 第61-62页 |
5.7.3 基于杭州典型年的逐时计算分析 | 第62-66页 |
5.7.4 分段逐时积分的PBT方法评估结果 | 第66-6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