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鄱阳湖水环境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典型抗生素的吸附和降解研究

本论文创新点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32页
        1.2.1 抗生素简介第17-18页
        1.2.2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第18-21页
        1.2.3 环境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第21-24页
        1.2.4 抗生素的环境行为研究第24-27页
        1.2.5 抗生素的强化降解研究第27-32页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32-35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35-36页
第二章 鄱阳湖及其周边水环境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分布第36-74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6-3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8-48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8-41页
        2.2.2 采样点布设第41-46页
        2.2.3 样品采集及分析第46-47页
        2.2.4 质量控制第47-4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8-73页
        2.3.1 鄱阳湖水体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第48-57页
        2.3.2 环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抗生素污染特征第57-66页
        2.3.3 鄱阳湖周边城市湖泊水体抗生素污染特征第66-73页
    2.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鄱阳湖及其周边水环境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价第74-90页
    3.1 引言第74页
    3.2 评价方法第74-75页
        3.2.1 风险商值法(RQs)第74-75页
        3.2.2 ECOSAR模型第75页
    3.3 鄱阳湖水环境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第75-77页
        3.3.1 PNEC及RQ计算第75-76页
        3.3.2 结果分析第76-77页
    3.4 鄱阳湖周边城市湖泊水环境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第77-82页
        3.4.1 PNEC及RQ计算第77-78页
        3.4.2 结果分析第78-82页
    3.5 环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第82-88页
        3.5.1 PNEC及RQ计算第82-83页
        3.5.2 结果分析第83-88页
    3.6 鄱阳湖及其周边水环境抗生素污染防治对策第88-89页
    3.7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四章 鄱阳湖典型抗生素的吸附及光降解环境行为研究第90-109页
    4.1 引言第90-9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91-94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91-92页
        4.2.2 实验方法第92-9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4-107页
        4.3.1 底泥对典型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第94-98页
        4.3.2 底泥对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等温线第98-101页
        4.3.3 底泥吸附CFX和EFX的影响因素第101-104页
        4.3.4 典型抗生素的光降解行为第104-107页
    4.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漆酶-红壤体系对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去除研究第109-125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10-114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110-111页
        5.2.2 实验方法第111-113页
        5.2.3 分析方法第113-11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4-124页
        5.3.1 漆酶氧化降解抗生素的影响因素第114-119页
        5.3.2 红壤吸附去除抗生素的影响因素第119-121页
        5.3.3 漆酶-红壤耦合体系对三类抗生素的同时去除作用第121-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5-128页
    6.1 主要结论第125-126页
    6.2 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9页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金融制度建设研究--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例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环保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基于杭州市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