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科技”新三板转板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基础理论及新三板市场的相关概况 | 第16-24页 |
2.1 新三板转板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2.1.1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16-17页 |
2.1.2 信息不对称下的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18页 |
2.2 新三板市场的相关概况 | 第18-24页 |
2.2.1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2.2 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概况 | 第19-21页 |
2.2.3 新三板企业转板现状 | 第21-23页 |
2.2.4 新三板转板IPO的流程 | 第23-24页 |
3.案例介绍 | 第24-28页 |
3.1 合纵科技转板政策背景 | 第24-25页 |
3.2 合纵科技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2.1 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2.2 主营业务及基本财务状况 | 第26页 |
3.3 合纵科技成功转板创业板的过程 | 第26-28页 |
3.3.1 2010年第一次转板 | 第26-27页 |
3.3.2 2012年第二次转板 | 第27页 |
3.3.3 2015年成功转板创业板 | 第27-28页 |
4.合纵科技转板的案例分析 | 第28-52页 |
4.1 合纵科技转板的动机分析 | 第28-32页 |
4.1.1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 | 第28-30页 |
4.1.2 公司产品结构特性 | 第30-31页 |
4.1.3 企业品牌建设与提升的需求 | 第31-32页 |
4.2 合纵科技成功转板的条件分析 | 第32-36页 |
4.2.1 公司持续经营分析 | 第34页 |
4.2.2 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第34-35页 |
4.2.3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4.3 合纵科技成功转板的成本分析 | 第36-38页 |
4.3.1 时间成本 | 第36-37页 |
4.3.2 资金成本 | 第37-38页 |
4.4 合纵科技前期转板失败的具体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4.4.1 公司相关的财务问题 | 第38-40页 |
4.4.2 专利侵权案件的负面影响 | 第40-41页 |
4.4.3 核心竞争优势不足 | 第41-42页 |
4.5 合纵科技成功转板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42-48页 |
4.5.1 公司财务状况较好,持续盈利能力提升 | 第42-44页 |
4.5.2 公司健全信息披露系统,使其规范运行 | 第44-45页 |
4.5.3 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大幅提升 | 第45-46页 |
4.5.4 募投项目的合理性 | 第46-48页 |
4.6 合纵科技转板成功后的效果分析 | 第48-52页 |
4.6.1 转板后市值、估值水平显著上升 | 第48-49页 |
4.6.2 转板后融资能力增强 | 第49-50页 |
4.6.3 转板后交易性活跃 | 第50-52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52-56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建议 | 第53-56页 |
5.2.1 对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自身的建议 | 第53-54页 |
5.2.2 对新三板市场现有制度的改进 | 第54-55页 |
5.2.3 建设绿色转板通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