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1 枣裂果发生的时期、部位以及开裂方式 | 第8-9页 |
1.1.1 枣裂果的发生期 | 第8页 |
1.1.2 枣裂果部位以及开裂方式 | 第8-9页 |
1.2 不同因素与裂果的相关性研究 | 第9-10页 |
1.2.1 遗传因素与枣裂果的关系 | 第9页 |
1.2.2. 环境因素与枣裂果的关系 | 第9-10页 |
1.2.3 形态解剖特征与枣裂果的关系 | 第10页 |
1.2.4 矿质元素与裂果的关系 | 第10页 |
1.3 钙与枣裂果关系的研究 | 第10-12页 |
1.3.1 钙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 | 第10-11页 |
1.3.2 钙对枣裂果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影响 | 第11页 |
1.3.3 喷施钙制剂对枣裂果的预防 | 第11-12页 |
1.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2.2 试验地情况 | 第1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3-17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13-14页 |
2.3.2 取样方法 | 第14页 |
2.3.3 裂果率的测定 | 第14页 |
2.3.4 枣果形态指标测定 | 第14页 |
2.3.5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第14-16页 |
2.3.6 气孔指标的测定 | 第16-17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38页 |
3.1 EDTA处理对枣果裂果率的影响 | 第17页 |
3.2 EDTA处理对枣果形态参数的影响 | 第17-20页 |
3.2.1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单果重的影响 | 第17-18页 |
3.2.2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果形指数的影响 | 第18-19页 |
3.2.3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硬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3.3 EDTA处理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20-25页 |
3.3.1 EDTA对叶片栅栏组织、表皮及表皮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20-21页 |
3.3.2 EDTA对叶片表皮厚度、表皮细胞大小及栅栏组织厚度的影响 | 第21-25页 |
3.4 EDTA处理对枣果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25-28页 |
3.4.1 EDTA处理对枣果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25-26页 |
3.4.2 EDTA对枣果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及表皮细胞大小的影响 | 第26-28页 |
3.5 EDTA处理对枣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3.5.1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2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叶片气孔大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3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6 EDTA处理对枣果实气孔特性的影响 | 第31-34页 |
3.6.1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皮气孔密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6.2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皮气孔大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6.3 EDTA不同浓度与喷施次数对枣果皮气孔开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7 壶瓶枣裂果率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34-3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8-41页 |
4.1 EDTA处理对枣果裂果率的影响 | 第38页 |
4.2 EDTA处理对枣果形态参数的影响 | 第38页 |
4.3 EDTA处理对叶片与枣果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4.4 EDTA处理对叶片与枣果气孔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5 枣果裂果率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Abstract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