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2.1 节肥高产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基因层次的研究 | 第8页 |
1.2.3 间套作效益研究 | 第8-9页 |
1.2.4 间套作增效原理研究 | 第9-10页 |
1.2.5 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相关研究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5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2页 |
2.2 供试品种 | 第12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12-13页 |
2.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13-14页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13页 |
2.4.2 小麦农艺性状的测定 | 第13页 |
2.4.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13-14页 |
2.4.4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第14页 |
2.4.5 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4页 |
2.4.6 器官干物质测定 | 第14页 |
2.4.7 产量性状的测定 | 第14页 |
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5-31页 |
3.1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5-19页 |
3.1.1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苗期叶龄生长的影响 | 第15页 |
3.1.2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苗期下三叶长、宽、面积的影响 | 第15-17页 |
3.1.3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第17页 |
3.1.4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茎粗的影响 | 第17-18页 |
3.1.5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比例的影响 | 第18-19页 |
3.2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生育各时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9-31页 |
3.2.1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越冬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3.2.2 小麦豌豆混播对土壤pH的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3 小麦豌豆混播对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3.2.4 小麦豌豆混播对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5 小麦豌豆混播对土壤全钾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6 小麦豌豆混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7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8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9 小麦豌豆混播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1-36页 |
4.1 讨论 | 第31-34页 |
4.1.1 小麦豌豆单混播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1页 |
4.1.2 小麦豌豆单混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31-33页 |
4.1.3 小麦豌豆单混播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4.1.4 小麦与豌豆单混播对小麦营养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33页 |
4.1.5 小麦豌豆单混播对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Abstract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