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扰动损伤机理及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深埋隧洞开挖损伤 | 第11-12页 |
1.2.2 爆破重复扰动损伤效应 | 第12-13页 |
1.2.3 爆破开挖损伤检测及控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爆破损伤分区与质点峰值振动速度 | 第17-24页 |
2.1 爆破损伤分区 | 第17-19页 |
2.2 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距离关系 | 第19-22页 |
2.2.1 数值模型 | 第19-20页 |
2.2.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20-22页 |
2.3 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损伤程度关系 | 第22-24页 |
第3章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荷载 | 第24-38页 |
3.1 爆炸荷载及其简化 | 第25-29页 |
3.1.1 爆炸荷载模拟方法 | 第25-27页 |
3.1.2 爆炸荷载参数影响 | 第27-29页 |
3.2 地应力瞬态卸载 | 第29-36页 |
3.2.1 瞬态卸荷的方式 | 第30-32页 |
3.2.2 地应力瞬态卸载时间 | 第32-33页 |
3.2.3 地应力瞬态卸载效应计算实例 | 第33-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微差段间重复扰动应力场及损伤效应 | 第38-66页 |
4.1 计算模型及荷载 | 第38-45页 |
4.1.1 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1.2 荷载施加面的确定 | 第40-42页 |
4.1.3 爆炸荷载的确定 | 第42-43页 |
4.1.4 地应力瞬态卸载 | 第43-44页 |
4.1.5 动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强度 | 第44-45页 |
4.2 动应力及损伤演化 | 第45-60页 |
4.2.1 掏槽开挖爆炸荷载动应力及损伤机理 | 第46-47页 |
4.2.2 掏槽爆破地应力瞬态卸载动应力场 | 第47-49页 |
4.2.3 掏槽段爆破开挖损伤 | 第49-51页 |
4.2.4 各段开挖边界重复扰动作用 | 第51-53页 |
4.2.5 隧洞开挖边界重复扰动作用 | 第53-60页 |
4.3 重复扰动损伤效应 | 第60-64页 |
4.3.1 爆炸荷载与地应力瞬态卸载应力比较 | 第60-61页 |
4.3.2 重复损伤效应及讨论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基于振动速度的爆破损伤演化预测 | 第66-76页 |
5.1 爆炸荷载诱发振动 | 第66-68页 |
5.2 地应力瞬态卸载诱发振动 | 第68-72页 |
5.2.1 地应力20MPa诱发振动 | 第69-70页 |
5.2.2 地应力40MPa诱发振动 | 第70-72页 |
5.3 实例对比分析 | 第72-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件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