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扎溴铵碘对水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8页 |
1 主要水产致病菌 | 第8-11页 |
1.1 气单胞菌属 | 第8页 |
1.2 不动杆菌属 | 第8-9页 |
1.3 黄杆菌属 | 第9页 |
1.4 假单胞属 | 第9页 |
1.5 弧菌属 | 第9-10页 |
1.6 克雷伯氏菌属 | 第10页 |
1.7 爱德华氏菌属 | 第10页 |
1.8 耶尔森氏菌属 | 第10-11页 |
2 消毒剂概述 | 第11页 |
3. 消毒剂的分类 | 第11-14页 |
3.1 卤素类消毒剂 | 第11-12页 |
3.2 酚、醛、醇类消毒剂 | 第12-13页 |
3.3 酸、碱类消毒剂 | 第13页 |
3.4 重金属盐类 | 第13页 |
3.5 季铵盐类消毒剂 | 第13-14页 |
3.6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 第14页 |
3.7 染料类消毒剂 | 第14页 |
3.8 中草药类消毒剂 | 第14页 |
4 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4.1 抑菌作用 | 第14-15页 |
4.2 改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 | 第15页 |
4.3 絮凝作用 | 第15页 |
4.4 增氧作用 | 第15页 |
5 水产消毒剂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5.1 生态性 | 第15-16页 |
5.2 区域性 | 第16页 |
5.3 低残留性 | 第16页 |
5.4 高效性 | 第16页 |
5.5 市场性 | 第16页 |
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6-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1.1 试验消毒剂 | 第18页 |
1.2 试验菌株 | 第18页 |
1.3 培养基 | 第18页 |
1.4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2.1 菌悬液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20页 |
2.3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第20-21页 |
2.4 悬液定性杀灭细菌试验 | 第21页 |
2.5 悬液定量杀灭细菌试验 | 第21-22页 |
2.6 影响因素试验 | 第22-23页 |
2.7 能量试验 | 第23页 |
2.8 模拟现场消毒试验 | 第23-25页 |
2.8.1 养殖水体现场模拟消毒实验 | 第23-24页 |
2.8.2 自然菌养殖水体现场消毒试验 | 第24-25页 |
试验结果 | 第25-36页 |
1 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 | 第25页 |
2 最小杀菌浓度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3 悬液定性杀菌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4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 第27-30页 |
4.1 悬液定量杀灭嗜水气单胞菌试验 | 第27-28页 |
4.2 悬液定量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 | 第28页 |
4.3 悬液定量杀灭棒状芽孢杆菌试验 | 第28-29页 |
4.4 悬液定量杀灭水霉菌试验 | 第29-30页 |
5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5.1 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5.2 PH的影响 | 第31页 |
5.3 有机物的影响 | 第31-33页 |
6 能量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6.1 嗜水气单胞菌的能量试验 | 第33页 |
6.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量试验 | 第33-34页 |
7 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8 现场消毒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6-38页 |
1 MIC和MBC测定试验 | 第36页 |
2 悬液定性和定量杀菌试验 | 第36页 |
3 影响因素试验 | 第36-37页 |
4 能量试验 | 第37页 |
5 模拟现场消毒及现场消毒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Abstract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