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氨酯类(聚氨基甲酸酯类)及塑料论文

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背景第13-14页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第14-17页
        1.2.1 发展历程第14-15页
        1.2.2 主要类型第15-16页
        1.2.3 未来发展趋势第16-17页
    1.3 水性聚氨酯改性第17-19页
        1.3.1 交联改性第17-18页
        1.3.2 共聚改性第18页
        1.3.3 混合改性第18页
        1.3.4 复合改性第18-19页
    1.4 环境响应型载药材料第19-23页
        1.4.1 天然高分子载药材料第19-20页
        1.4.2 合成高分子载药材料第20-21页
        1.4.3 制备方法第21-22页
        1.4.4 聚氨酯载药材料第22-23页
    1.5 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第23-27页
        1.5.1 发展历程第23-24页
        1.5.2 制备方法第24-26页
        1.5.3 纯化改性第26-27页
    1.6 纳米二氧化钛第27-28页
        1.6.1 光催化原理第27-28页
        1.6.2 表面改性第28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第29-37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第29-3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2.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样品基本制备方法第31页
    2.3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第31-37页
        2.3.1 预聚体中NCO含量测试第31-32页
        2.3.2 固含量测试第32-33页
        2.3.3 乳液粘度测试第33页
        2.3.4 吸水率测试第33页
        2.3.5 偏光显微镜初步观测形貌第33页
        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第33页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第33-34页
        2.3.8 热性能测试第34页
        2.3.9 载药效率的测定第34页
        2.3.10 响应特性的测试第34-35页
        2.3.11 粒径分布的测试第35页
        2.3.12 取代度的测试第35页
        2.3.13 拉曼光谱分析测试第35页
        2.3.14 力学性能测试第35页
        2.3.15 活化指数测定第35-36页
        2.3.16 乳液外观测试第36页
        2.3.17 紫外性能测试第36-37页
第3章 环境响应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7-67页
    3.1 引言第37-39页
    3.2 环境响应型WPU的设计合成第39-43页
        3.2.1 环境响应型WPU复合材料的设计第40-41页
        3.2.2 环境响应型WP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1-42页
        3.2.3 载药环境响应型WP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65页
        3.3.1 取代度第43-45页
        3.3.2 正交设计结果第45-47页
        3.3.3 亲水剂的影响第47-49页
        3.3.4 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比的影响第49-50页
        3.3.5 预聚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第50-52页
        3.3.6 环境响应因子的影响第52-53页
        3.3.7 软段PEG分子量的影响第53-54页
        3.3.8 小分子扩链剂的影响第54-56页
        3.3.9 红外分析第56-57页
        3.3.10 形貌分析第57-58页
        3.3.11 热性能分析第58-60页
        3.3.12 环境响应特性分析第60-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耐水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7-91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耐水型WPU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第68-74页
        4.2.1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第68-70页
        4.2.2 碳纳米管的改性第70页
        4.2.3 水性聚氨酯的设计合成第70-73页
        4.2.4 耐水型WP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3-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9页
        4.3.1 亲水剂含量的影响第74-75页
        4.3.2 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比值的影响第75-76页
        4.3.3 红外分析第76-79页
        4.3.4 拉曼分析第79-82页
        4.3.5 形貌分析第82-84页
        4.3.6 热性能分析第84-86页
        4.3.7 力学性能分析第86-88页
        4.3.8 耐水性能分析第88-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紫外吸收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91-118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紫外吸收型WPU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第92-97页
        5.2.1 纳米TiO_2的改性第92-93页
        5.2.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第93-97页
        5.2.3 紫外吸收型WPU复合材料的制备第9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7-116页
        5.3.1 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97-100页
        5.3.2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100-102页
        5.3.3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102-104页
        5.3.4 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比值对乳液的影响第104-105页
        5.3.5 亲水剂含量对乳液的影响第105-106页
        5.3.6 反应温度对WPU乳液的影响第106-107页
        5.3.7 反应时间对WPU乳液的影响第107-108页
        5.3.8 红外分析第108-111页
        5.3.9 形貌分析第111-113页
        5.3.10 热性能分析第113-115页
        5.3.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115-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杂改性树脂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光谱选择性纳米复合涂层及光热转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