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跨区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生态补偿与区域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0页 |
·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第21-22页 |
·区域分工基础理论 | 第22页 |
·跨区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框架 | 第22-25页 |
3.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研究 | 第25-36页 |
·丹江口库区概况 | 第25-29页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25-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9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研究 | 第29-36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 | 第29-31页 |
·生态补偿量的计算 | 第31-34页 |
·生态补偿量的分担 | 第34-36页 |
4. 跨区域调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Ⅰ):政府补偿机制 | 第36-44页 |
·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 第37-40页 |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 第40-44页 |
5. 跨区域调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Ⅱ):市场补偿机制 | 第44-55页 |
·水权交易市场运行的前提——水权的明晰 | 第44-47页 |
·水权交易市场化运作机制 | 第47-53页 |
·水权交易原则 | 第48页 |
·水权交易主体 | 第48页 |
·水权交易运作模式——基于市场双边拍卖机制的设计 | 第48-52页 |
·水权拍卖交易系统设计 | 第52-53页 |
·水权价格的形成机制 | 第53-55页 |
6.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