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窃取虚拟财产犯罪的定性之争 | 第11-15页 |
一、认定为盗窃罪 | 第11-12页 |
二、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第12-13页 |
三、以想象竞合或法条竞合来认定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 第15-28页 |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释义 | 第15-19页 |
(一) “虚拟”的内涵及中外含义 | 第15页 |
(二) 财物的内涵及其演变 | 第15-18页 |
(三) 虚拟财产概念在我国的适用 | 第18-19页 |
二、虚拟财产的财物属性 | 第19-24页 |
(一) 财物属性的“肯定”与“否定”之争 | 第19-20页 |
(二) 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 | 第20-22页 |
(三) 刑民分离还是刑民一致 | 第22-24页 |
三、财物属性的判断方法 | 第24-28页 |
(一) 看“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物的特征 | 第24-25页 |
(二) 看“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是否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 第25-26页 |
(三) 看“虚拟财产”解释为“财产”是否适应现实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窃取虚拟财产应为盗窃罪 | 第28-34页 |
一、传统盗窃罪与窃取虚拟财产行为的异同 | 第28-31页 |
(一) 窃取虚拟财产中“窃取”的行为表现 | 第28-29页 |
(二) 窃取虚拟财产行为侵害的法益 | 第29-31页 |
二、认定为盗窃罪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3页 |
(一) 入罪标准——如何确定虚拟财产的数额 | 第31-32页 |
(二) 按照数额定罪量刑的合理性分析 | 第32-33页 |
三、窃取虚拟财产行为的规制路径 | 第33-34页 |
(一) 通过司法解释将“虚拟财产”解释为“财物” | 第33页 |
(二) 将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规制于盗窃罪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