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宋应星伦理思想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一、选题根据及其研究意义第8-9页
  1、选题根据第8页
  2、选题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2、国外研究概况第10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1页
  1、研究思路第10-11页
  2、研究方法第11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1-13页
  1、主要内容第11-12页
  2、研究难点第12页
  3、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宋应星伦理思想的形成第13-19页
 一、宋应星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3-16页
  1、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第13页
  2、明末的伦理思想特点第13-15页
  3、明末清初的经济技术状况第15-16页
 二、宋应星伦理思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第16-19页
  1、“学而优则仕”的家族价值观熏陶第16-17页
  2、人生途中理想和现实碰撞的影响第17-19页
第二章 宋应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9-47页
 一、政治伦理思想第19-25页
  1、“有心国计”的议政意识第19-20页
  2、“圣明”不圣的思考和批判第20-21页
  3、“大公至正”的公平正义原则第21-22页
  4、“人之大欲存焉”的义利观第22-23页
  5、敬德为民的官场实践第23-25页
 二、教育伦理思想第25-31页
  1、敬业、博学、经世致用的教谕职业操守第25-28页
  2、《野议》中的教育伦理思想第28-31页
 三、科技伦理思想第31-40页
  1、“天工开物”——“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32-33页
  2、探究技术专利的真正主人第33-34页
  3、求真求实——科技活动的方法和道德第34-36页
  4、科技创新、进步是历史的必然第36-37页
  5、“以人为本”——科技伦理的思想核心第37-40页
 四、经济伦理思想第40-43页
  1、工农并举的生产伦理观第40-41页
  2、便民富民的交换伦理观第41-42页
  3、保障平民利益的分配伦理观第42页
  4、崇俭节用的消费伦理观第42-43页
 五、生态伦理思想第43-47页
  1、“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第43-44页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思想第44-45页
  3、人口控制思想第45-47页
第三章 宋应星伦理思想评价第47-53页
 一、宋应星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第47-49页
 二、宋应星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第49-50页
 三、宋应星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第50-53页
  1、认识价值第50页
  2、传承价值第50-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详细摘要第57-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对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宋代古典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