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便携式呼吸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的改进和算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11页
        1.1.1 呼吸力学参数的临床的意义第7-9页
        1.1.2 呼吸设备的发展进程第9-10页
        1.1.3 目前呼吸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的现状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介绍第12-13页
第2章 气体流量和浓度监测的研究理论第13-19页
    2.1 呼吸力学监测的基本的理论依据第13-14页
        2.1.1 气体流量的基本原理第13页
        2.1.2 气体浓度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2.2 高斯滤波函数的应用第14-16页
    2.3 BP神经网络用于线性拟合函数的作用第16-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气体流量测量的设计实现第19-45页
    3.1 流量测量改进的设计路线第19-22页
        3.1.1 主流呼吸设备流量监测的设计与改进方案第19-20页
        3.1.2 流量监测管道的改进方案第20-21页
        3.1.3 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方案的设计第21-22页
    3.2 流量监测设备改进的实现第22-33页
        3.2.1 主流设备的设计改进第22-26页
        3.2.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第26-27页
        3.2.3 气体管道分析第27-29页
        3.2.4 标定分析第29-32页
        3.2.5 滤波算法的分析第32-33页
    3.3 结果的讨论第33-44页
        3.3.1 气道导管的设计第33-37页
        3.3.2 标定和测试第37-42页
        3.3.3 BP神经网络参数的设置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气体浓度测量的设计实现第45-57页
    4.1 浓度测量改进的设计路线第45-48页
        4.1.1 主流呼吸设备浓度监测的设计与改进方案第45-46页
        4.1.2 浓度监测设备基本原理改进方案第46页
        4.1.3 抗干扰能力的改进方案第46-47页
        4.1.4 滤波算法的改进方案第47-48页
    4.2 朗伯比尔定律的改进第48-49页
    4.3 抗干扰能力的改进第49-56页
        4.3.1 调制技术的应用第49-51页
        4.3.2 信号的补偿措施第51-53页
        4.3.3 温度干扰的补偿第53-54页
        4.3.4 滤波算法的应用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综合实验和数据分析第57-63页
    5.1 实验数据分析第57-61页
        5.1.1 流量数据的分析和改进方案第57-60页
        5.1.2 二氧化碳浓度数据的分析第60-61页
    5.2 浓度和流量测量的联合分析第61-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发表论文说明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QTL定位软件改进与在线平台的构建
下一篇:业绩期望落差、环境不确定性与股权融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