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GNSS系统现状第12-16页
        1.1.1 GPS系统现代化第12-14页
        1.1.2 GLONASS系统现代化第14页
        1.1.3 北斗系统发展进展第14-16页
        1.1.4 GALILEO计划第16页
    1.2 IGS产品发展第16-20页
    1.3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20-22页
        1.3.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4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8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3 模糊度解算研究进展第24-25页
        1.4.4 对流层延迟与参数估计研究进展第25-27页
        1.4.5 误差处理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5 研究结构与技术路线第28页
        1.5.1 论文的整体结构第28页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28页
    1.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2 GNSS时空基准及其转换第30-39页
    2.1 GNSS时间基准及其转换第30-33页
        2.1.1 GNSS时间系统第30-32页
        2.1.2 GNSS时间系统的相互转换第32-33页
    2.2 GNSS空间基准及其转换第33-38页
        2.2.1 GNSS坐标框架第33-36页
        2.2.2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第36页
        2.2.3 GNSS坐标框架的相互转换第36-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第39-54页
    3.1 传统误差第39-47页
        3.1.1 卫星轨道误差第39-40页
        3.1.2 卫星时钟误差第40页
        3.1.3 电离层延迟误差第40-42页
        3.1.4 对流层延迟误差第42-45页
        3.1.5 接收机时钟误差第45-46页
        3.1.6 多路径误差与测量噪声第46-47页
    3.2 精密单点定位特有误差第47-52页
        3.2.1 相对论效应第47-48页
        3.2.2 地球自转改正第48页
        3.2.3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第48-49页
        3.2.4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第49页
        3.2.5 固体潮改正第49-50页
        3.2.6 大洋负荷改正第50-51页
        3.2.7 大气负荷第51页
        3.2.8 天线相位缠绕第51-52页
    3.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参数估计方法与数据预处理第54-81页
    4.1 精密单点定位参数估计方法第54-65页
        4.1.1 序贯最小二乘方法第54-55页
        4.1.2 标准卡尔曼滤波模型第55-59页
        4.1.3 极大可能性估计第59-63页
        4.1.4 参数随机模型第63-65页
    4.2 多频观测数据组合第65-72页
        4.2.1 多频观测数据组合理论第65-67页
        4.2.2 组合系数的选取方法第67-69页
        4.2.3 浮点型线形组合第69页
        4.2.4 常用的线形组合第69-72页
    4.3 数据预处理第72-80页
        4.3.1 基于假设检验的周跳探测理论第72-74页
        4.3.2 单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第74-76页
        4.3.3 双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第76-78页
        4.3.4 三频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理论与模型第81-116页
    5.1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81-84页
        5.1.1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观测方程第81-82页
        5.1.2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平差模型第82-84页
    5.2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84-93页
        5.2.1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传统模型第84-86页
        5.2.2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UofC模型第86-88页
        5.2.3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观测值的随机模型第88-90页
        5.2.4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参数的随机模型第90-92页
        5.2.5 卡尔曼滤波质量控制第92-93页
    5.3 多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93-105页
        5.3.1 基于混合码相组合的精密单点定位第93-103页
        5.3.2 基于星间单差观测值的精密单点定位第103-105页
    5.4 双频双模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105-112页
        5.4.1 双频双模精密单点定位传统模型第106-107页
        5.4.2 双频双模精密单点定位UofC模型第107-109页
        5.4.3 双频双模精密单点定位观测值的随机模型第109-112页
        5.4.4 双频双模精密单点定位参数的随机模型第112页
    5.5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112-115页
        5.5.1 双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传统模型第112-113页
        5.5.2 双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UofC模型第113-114页
        5.5.3 多频多模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第114-115页
    5.6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6 多频多模实验与精度分析第116-128页
    6.1 精密单点定位误差分析第116-117页
    6.2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误差分析第117-118页
    6.3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误差分析第118-123页
    6.4 双频双系统精密单点定位误差分析第123-125页
    6.5 钟差随机模型误差分析第125-126页
    6.6 对流层随机模型误差分析第126-127页
    6.7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8-130页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28-129页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9页
    7.3 论文的下一步工作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作者简历第138-14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1-142页
六、查新结论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bUFGT和GbFOMT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塔式摩擦提升机系统及关键部件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