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31页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3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31页 |
1.5.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8-24页 |
1.5.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24-29页 |
1.5.3 简要述评 | 第29-31页 |
2 重要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介绍 | 第31-41页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2.1.1 信任关系 | 第31页 |
2.1.2 社区治理 | 第31页 |
2.1.3 社区应急机制 | 第31-32页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第32-35页 |
2.2.1 社区治理理论 | 第32-33页 |
2.2.2 风险社会理论 | 第33-34页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第34-35页 |
2.3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5-41页 |
3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管理现状 | 第41-51页 |
3.1 康居西城社区简介 | 第41-43页 |
3.1.1 基本情况介绍 | 第41-42页 |
3.1.2 康居西城社区管理体系 | 第42页 |
3.1.3 康居西城社区面临的危机类型 | 第42-43页 |
3.2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机制 | 第43-47页 |
3.2.1 预警阶段 | 第44-45页 |
3.2.2 应急阶段 | 第45-46页 |
3.2.3 恢复阶段 | 第46-47页 |
3.3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机制的特点 | 第47-51页 |
3.3.1 应急工作以管控为主,缺乏主动预防 | 第48页 |
3.3.2 应急预案以规范性规定为主,缺乏具体的落实性操作 | 第48页 |
3.3.3 社区和政府是应急主体,忽视了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应急力量 | 第48-51页 |
4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主体信任状况的调查 | 第51-67页 |
4.1 调研设计 | 第51-53页 |
4.1.1 调研目的 | 第51页 |
4.1.2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第51页 |
4.1.3 问卷设计 | 第51-52页 |
4.1.4 数据回收情况 | 第52-53页 |
4.2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主体信任的数据统计 | 第53-63页 |
4.2.1 康居西城社区应急主体信任的总体水平 | 第53-55页 |
4.2.2 自然灾害下社区应急主体的信任情况 | 第55-57页 |
4.2.3 事故灾害中社区应急主体的信任情况 | 第57-59页 |
4.2.4 卫生安全事件中社区应急主体的信任情况 | 第59-61页 |
4.2.5 社会安全事件中社区应急主体的信任情况 | 第61-63页 |
4.3 康居西城社区在紧急情况下的信任特点 | 第63-67页 |
4.3.1 "信权威":拥有"官方背景"的组织获得的信任更多 | 第63-64页 |
4.3.2 “信职责”:有职责关联的组织更能回应需求 | 第64页 |
4.3.3 “信熟识”:与居民“打交道”越多,越能获得信任 | 第64-67页 |
5 基于信任关系审视康居西城的社区应急机制 | 第67-75页 |
5.1 问题 | 第68-70页 |
5.1.1 社区应急文化尚未形成,应急处于被动局面 | 第68-69页 |
5.1.2 社区应急主体单一,应急力量分散 | 第69-70页 |
5.1.3 社区应急协作不足,主体间信任缺乏 | 第70页 |
5.2 破解 | 第70-75页 |
5.2.1 “权威”导向:树立应急的整体观念,以治理促合作 | 第70-71页 |
5.2.2 “职责”导向:整合社区应急力量,以职责促行动 | 第71-72页 |
5.2.3 “熟识”导向:强化应急协作关系,以互动促信任 | 第72-75页 |
6 基于信任关系的社区应急机制优化策略 | 第75-81页 |
6.1 社区应急机制的优化建议 | 第75-77页 |
6.1.1 构建社区应急综合协调机制 | 第75页 |
6.1.2 基于信任关系构建信息交流机制 | 第75-76页 |
6.1.3 基于信任关系构建应急行动机制 | 第76-77页 |
6.2 针对不同类型紧急事件的社区应急机制应用 | 第77-81页 |
6.2.1 自然灾害类应急安排 | 第78页 |
6.2.2 事故灾害类应急安排 | 第78-79页 |
6.2.3 卫生安全类应急安排 | 第79-80页 |
6.2.4 社会安全类应急安排 | 第80-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结论 | 第81-82页 |
7.2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附录 | 第95-98页 |
A.调查问卷 | 第95-98页 |
B.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8页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