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药学部分 | 第11-16页 |
1.2.1 合成工艺 | 第11-13页 |
1.2.2 结构确证 | 第13页 |
1.2.3 质量研究内容概述 | 第13-16页 |
1.3 药理学部分 | 第16-17页 |
1.4 本课题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8-25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2.3.1 磷酸哌喹HPLC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2.3.2 1-溴-3-氯丙烷在磷酸哌喹中残留的GC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3.3 性状 | 第23页 |
2.3.4 熔点 | 第23页 |
2.3.5 水分 | 第23-24页 |
2.3.6 pH值 | 第24-25页 |
第3章 磷酸哌喹原料药的结构确认 | 第25-39页 |
3.1 磷酸哌喹的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及分子量 | 第25页 |
3.1.1 药品名称 | 第25页 |
3.1.2 结构式、分子式及分子量 | 第25页 |
3.2 供确证化学结构用的样品来源、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3.3 磷酸哌喹化学结构的确证方法 | 第26-39页 |
3.3.1 元素分析 | 第26-27页 |
3.3.2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第27-28页 |
3.3.3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 第28-31页 |
3.3.4 核磁共振氢-氢相关谱(1H?1HCOSY) | 第31-32页 |
3.3.5 核磁共振碳-氢相关谱(HS QC) | 第32-33页 |
3.3.6 质谱(MS) | 第33页 |
3.3.7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3-34页 |
3.3.8 热分析(TG/DSC) | 第34页 |
3.3.9 红外吸收光谱(IR) | 第34-35页 |
3.3.10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5-36页 |
3.3.11 综合解析 | 第36-39页 |
第4章 磷酸哌喹的有关物质、基因毒性杂质分析方法研究 | 第39-53页 |
4.1 磷酸哌喹有关物质研究 | 第39-49页 |
4.1.1 磷酸哌喹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 | 第39页 |
4.1.2 磷酸哌喹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验证 | 第39-49页 |
4.2 磷酸哌喹基因杂质分析方法研究 | 第49-53页 |
4.2.1 1-溴-3-氯丙烷在磷酸哌喹中残留的GC分析方法 | 第49页 |
4.2.2 1-溴-3-氯丙烷在磷酸哌喹中残留的GC分析方法验证 | 第49-53页 |
第5章 磷酸哌喹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 第53-66页 |
5.1 影响因素试验 | 第54-57页 |
5.1.1 强光照射试验 | 第54-55页 |
5.1.2 高温试验 | 第55-56页 |
5.1.3 高湿试验 | 第56-57页 |
5.2 加速试验 | 第57-61页 |
5.3 长期稳定性试验 | 第61-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93页 |
作者简历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